张凌觉得这白契并不保险,还需要往官府走一遭。
他是邳州本地的一个秀才,家在骆马湖西的张圩。
圩就是防水护田的堤岸。
张圩是骆马湖西一个不大的小庄子,然后被流民给冲了。
张凌带着妻儿父母逃进城中,生活了无着落,虽然有师友接济一二,可那明显不是个事。
这也就给了秦朗招揽之的机会。
跟曹文彬搭上首尾,那就是张凌的一大贡献。
在得知秦朗欲在司吾山下置产落脚,还准备收拢一些南下的流民组织乡兵,张凌给出的建议便是走上层路线。
有银子在,当然可以趁着眼下的机会轻松拿地了。但这地却拿的不牢稳。
大明官府早烂透了。等到日后局势安稳了,只要有人舍得用钱,轻轻松松的就能从官府手里再拿到一份官契。
官契指的是打有官印的契约,也称之为‘红契’。对比交易双方自行协商拟订的‘白契’更具法律效应。
大宗田产交易,为了防有隐患遗留,去官府走一趟那是必然的。
秦朗虽然知道大明朝已经没有未来了,张凌的这些担忧全然是不存在的,可他还是同意了张凌的意见。
因为这时候还没人觉得大明朝马上就要完蛋。
秦德在这点上与张凌是一个看法。
走官府自然要花费些银子,更麻烦的是户房的书吏。
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条件允许的话,直接见阎王最好。
更别说秦朗是外乡人,还是一个准备聚拢乡兵的外乡人。
不把官府摆平了,后患无穷。
如是,张凌就带着活动资金去运作了。
他虽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秀才,但也有一份人脉,拿着他老师的帖子成功的敲开了曹文彬的大门。
曹文彬,陈艾山的心腹幕僚。你可以直接把他看成是陈艾山的师爷,后者在明末这档口正值萌芽酝酿阶段。
之后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
“公子,粮食、布匹、油盐等物质皆已经筹备完毕,就等李大郎带人前来。”
刘昀向秦朗汇报着工作。
他是德州人,账房先生,一家五口人小日子过得本是不错的。但再是不错的小日子,随着刘家人踏上了南逃的路,就都一去不复还了。
台庄外,山穷水尽的刘家人,若不是被秦德挑选上,今后的日子还不定会怎么着呢。
现在刘昀与儿子刘康,一个跟着秦朗在邳州,一个跟着秦德留在纪庄,后者就是秦德盘下的那个庄子。
刘康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统计整个纪庄的确切人口,男女老幼各是多少。
纪庄是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