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而孙揆能够点头,主要是顾虑韦扶风侵夺朝廷军力,朝廷军力很不稳定,容易被利益收买叛变,所以觉得扶风军离开也好。
达成了共识,在韦扶风的请求下,孙揆书了一份押粮军令,一份向皇帝禀告了军中严重缺粮,请求川南贡米直接押解河东的上书,盖上了招讨副使大印。
韦扶风拿着书令回去了居处,立刻召集将官商议离开之事,主要是离开河东的路线。
商议后,决定了走孟门关渡过黄河,在黄河之西回去长安。
走河西之途,主要是确定一条相对安全的粮道,扶风军既然受命押粮,自然需要付诸实施,走河东之地很容易被河东军骑兵劫杀。
就在韦扶风决定路途之时,孙揆却是另行书写了一封上书,详细叙述了河东战事,其中还包括了与韦扶风的对话,然后使出信使快马送往长安。
三日后,扶风军和三千朝廷军力启程离开离石县城,向西行军去夺取孟门关黄河渡口。
孟门关位于石州定胡县,属于沟通河西的重要渡口。
大军抵达定胡县,斥候回报孟门关的三百守军已然闻风而逃。
孟门关的关城就是定胡县城,规模远小于离石县城,是一座长五百米的河畔军堡。
扶风军抵达后迅速扑向渡口,一看还好,渡口设施没有被破坏,甚至还有很多的羊皮筏。
守军以为朝廷军力是来夺城,只是战略性的撤离,所以城池和渡口都没有破坏。
朝廷军力留下五百军力镇守定胡县关城,其他军力返回了离石县城,扶风军利用羊皮筏,分批渡过了黄河。
定胡县的对岸是绥州吴堡,绥州隶属定难节度使,节度使拓跋思恭是党项人,曾经帮助大唐朝廷镇压了黄巢之祸。
未来的历史走向,以拓跋氏为首的党项八氏,建立了大夏帝国,史称西夏。
此时的定难节度使,对于大唐朝廷俯首称臣,属于割据一方的藩镇,虽然没有参与讨伐河东军,但不会与大唐朝廷为敌。
扶风军渡过黄河之后,在绥州境内畅通无阻,渡过境内的无定河,南下去往了延州(延安),过延州途径丹州和同州。
延州,丹州,塶州和坊州属于保大节度使治下,保大军节度使名王珙,河中军节度使王重荣的儿子,
河中节度使的地盘与河东军相邻,此次朝廷进攻河东军,河中军允许朝廷军力通行,但不参与。
走过丹州进入同州,过同州回到了京兆府地界,韦扶风率军回去了蓝田县驻扎。
此次河东之行,基本达成了韦扶风的计划,还获得了二百多河东属下和很多军器。
......
而就在韦扶风回归途中,大明宫内的昭宗皇帝接到孙揆上书,看了后即欣慰又烦恼,暗恨杨复恭误国,昭宗早就接到了招讨使张浚的诉苦求粮。
昭宗也焦急的督促军粮运转,无奈总有很多理由造成军粮运转不畅。
昭宗心知是杨复恭暗中作梗,而他身为皇帝不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