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率士民。”
“细君出面,当是放心。”诸葛亮不着痕迹地夸赞了自家夫人一句,然后又问道:“我的那些机关器械可有进展?”
“其他还无进展,不过连弩按照阿郎你的心思已经做了出来,我又想方设法改进了一番,现在离目标又进了一步。”
“甚好,甚好。”诸葛亮赞了两句,又给黄月英夹了一块鱼肉:“辛苦细君了,亮感激不尽。”
黄月英哼了一声,也夹了一块鱼肉过去:“阿郎知道就好。”
下首诸葛乔兄妹看着父母当众秀恩爱,也是忍不住地偷笑,黄月英见被孩子们取笑不由地白了诸葛亮一眼,可自家夫君怎么好似没看见一般开始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黄月英见气氛有些尴尬,又说起了这些日子在陈家村中的见闻,诸葛亮听得很认真,详细地问起了村中百姓的生活和官吏执法等情况,诸葛夫人都一一作答。她知道自己夫君现在身担重任、大权在握,旁人摄于威严多半不会将下面的事说得这么真实、详尽,而他事务繁忙不能向以前在隆中时与乡民打成一遍,自己的见闻可以作为另一种消息渠道供阿郎他采纳决策。
说到陈家村发生的命案,黄月英将遇着的年轻人杨清破案的前后经过都讲了出来,诸葛果也在旁作了补充。黄月英自不是现在就向诸葛亮举荐杨清,她只是先将杨清的表现道出留个印象,至于其人才能如何,自家夫君自会判断。
听到杨清精妙的推理过程,诸葛亮尚还未有任何表示,诸葛乔已忍不住赞了出来。
“妙啊。母亲,果儿,可惜我未曾与你们一起去城外,不然也能目睹破案的过程。”
“大人,这位杨郎君真可谓是观察入微、聪明过人啊!”
诸葛亮微微笑了笑:“不错,此子确有几分才智,在刑狱一道上颇有天分,就是不知是否还有其他本事。”
诸葛亮也不禁对杨清敏捷过人的机智感到欣赏,刑法之道是自己执政安民的重要手段,入蜀之初为整顿法纪也与孝直他们共作《蜀科》,以此纠正刘璋时期法纪松弛、豪强多为不法的弊端。只是如今国家最需要的是在军政谋略方面有大才的人,杨清此人就如细君所说那般还得再观察一番。
“就劳细君费心,对此子多多留意一二。”
“你我夫妻一体,何须多言。”
两人眉目相对,心意都在不言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