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意思是后面的制度大都是上面传承下来的,但你如果按照这个题目去说,很容易将自己说成不支持变法,变革的一派。
而这个制度,你也不能随便乱写,若是对其指指点点,搞不好会被当成乱党关起来。
这时候别说什么高中,弄不好小命都得交代了。
但是孔子也并非是坚定不变的一派人,他其实并不反对变革。
但这终究是口头上的,内心如何想就没人知道了。
这样的一道题目,陈峰在想到曾布就是支持变革的一派。
如果这时候你写一篇保守的文章,即便你写的天花乱坠,妙笔生花,落在主考官眼中也是刺一样。不可能有成绩。
所以陈峰知道怎么写了。
文章要写好,中心思想是支持变法,但也不能写的过于张扬,写法要隐晦。
因为写出不好的东西,很有可能危害自己的性命,所以一定要严谨,思虑再三。
而陈峰脑海中有很多文章,思维一番,便有了主意,他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直接搬到试卷中。
大致意思是,赞扬年轻人敢于创新,有改革的进取精神,蕴意了希望家国强大,繁荣昌盛的伟岸精神。
当然,还需要将文字改变一番。
首先是支持,以此论点上在进行侧写,既不张扬,过于夸张,也蕴含了其中的改革之意。
而这篇文章,就是少年钟国说。
陈峰写了好一会儿,看到试卷上黑压压的清晰字体,又仔细翻阅四五遍,确定没问题后才松了一口气。
陈峰写文章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停顿,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本身,陈峰搬过来的这少年国说,就是经典文章,是以前众人公认的梁启超最具激烈,积极的文章。
谁知道梁启超写这篇文章多少个日夜琢磨出来的,估计梁启超同志也没想到有人将他的文章搬到了北宋的考场上。
变成了陈峰轻轻松松,短短时间写出来的文章。
文章中有一句比较经典的句子,便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而且试卷上的书法写的也很好。
陈峰这段时间练习书法,悟性和才气加点,导致陈峰书法进步很多,当然他不会在试卷上写瘦金体。
毕竟他不知道现在宋徽宗有没有研究出瘦金体。
即便如此,试卷上的字写的端正清晰,有一种优美之感,却也不失苍劲上进之意。
如果不看文章,仅是看字迹,就有一种迎面而来的特殊观感,让人印象深刻。
此刻陈峰看了一下,旁边许多考生急的流汗,正在思虑如何答题,而陈峰已经写好了。
包括诗词部分,总之感觉也不是很难。
后续考试主要写好变法和夸赞宋朝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