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怀疑秦泽不止搞大了两个女人的肚子。
但不管怎么说,大家暂时没发现这货的破绽,只能先把人留下了。
而且他曾做过魔宗副宗主,来到大景,必须要立即上报朝廷。
“还是等朝廷派人定夺吧。”余闲打了个哈欠。
正想再补会觉,忽然外面有人喊道:“前面的是无缺表弟吗?”
余闲拉开窗帘,探头出去,看见后面跟上来两辆马车,马车的两侧窗户,分别探出两个人头。….潘大春和傅锦年一辆马车,另一辆马车,一侧是表兄许策,另一侧是一个唇红齿白的少年。
许策看见余闲就笑了:“我昨日还想找你约了一起去桃花书院呢,但想起你那表妹也要去报考,估计没我的位置,就找其他人搭伙同行了。”
见余闲打量着和自己同车的少年,许策介绍道:“杨朔杨士基,前阵子名震圣京的神童。士基,这便是这阵子名震圣京的小文昌,我表弟余闲余无缺。”
这就是那个引发了法家和儒家争夺战的神童啊。
见杨朔主动向自己拱手致意,余闲也回了礼节。
“无缺,你确定是报考法家了吧?”许策问道。
余闲点头,反问道:“你们呢?”
“表哥我去道门碰碰运气。”许策咂嘴道:“我文不成武不就,要不是傲梅公的学堂撤了,闲来无事被家里逼的,我也没想过去考这桃花书院。”
敢情是知道自己一无所长,干脆就试试自己在道门方面有没有天赋。
“大春去考书院的武门,锦年则是儒门。”许策又指着旁边的那辆马车。
“我脑袋瓜子没你们好使,只能用拳头试一试了。”潘大春露出憨厚的笑容。
傅锦年幽怨的瞪了眼余闲,冷哼一声,缩回到车厢里。
这货最近被余闲打击得怀疑人生,试图从儒家修行中寻找自我救赎。
正当余闲以为剩余的杨朔也是报考书院儒门时,杨朔却主动道:“我和无缺兄一样,报考的是法门。”
余闲怔了怔。
这家伙刚跟着杨吉入儒家,这么快就要背叛师门了?
“此事,我与杨太傅商量过了,杨太傅也是准许支持的。”杨朔补充道:“儒家的学问博大精深,法家亦是不遑多让,有许多可取之处,所以我想趁此机会进入书院法门,试试将二者融汇一体、取长补短,或许能总结出一条新的道途。”
好小子,原来是想两家通吃。
这边跟着大儒杨吉修行儒家的至高学问。
那边又去桃花书院的法门修行法家学问。
毕竟,桃花书院是不限制报考人员隶属的学派。
“士基兄志向远大,佩服。”余闲客套了一句。
修行两个学派的倒也有不少,甚至三个学派通吃的都有!
像之前的裴琦,本身修行地术,又通过和张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