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家里的境况吗?”???..c0m
这话倒也是。
卫宴想想当初,确实是因为家里太贫寒,他一心想要爹娘过上好日子,所以才发奋读书。
“可是如今家里条件这么好,那要怎么磨练他呢?”
沈秀道:“那还不简单。将来你回京述职的时候,请义兄帮忙,调到一个偏僻贫寒的地方,反正二郎还小,到时候我们少用几个下人,吃的穿的也简单一些,让二郎知道生活不易,那时候也许他就会明白生活的不易了。”
卫宴道:“这个法子真的可行吗?”
沈秀道:“你忘了孟母三迁了。孟子那样的先贤还需要有个环境呢,更不用说二郎了。”
卫宴听沈秀提起孟母三迁,这才下定了决心,“好,就听你的,将来去一个艰苦的地方。杭州这里风景虽好,可是家家都有攀比的风气,幸亏二郎还小,不然等他大了,肯定会沾上一些恶习。”
沈秀想的也是这个,二郎从小没吃过什么苦,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很容易养成纨绔子弟的性格。
为了避免儿子长成纨绔子弟,沈秀才劝卫宴将来去一个偏僻的地方上任。
有时候想想,这做父母的真不容易,什么事都要为子孙考虑到。一旦什么事情没有考虑到,子孙很容易就能长歪,然后千辛万苦积攒下来的家业就会被挥霍一空。
这就是为什么老人会说富不过三代。
家业积攒起来很难,可是一旦挥霍起来,败落的速度就快多了。
在沈秀夫妻为二郎的将来做打算时,皇后则在检查太子的课业。
太子如今已是半大的少年了,在太傅们的教导下,太子越发彬彬有礼,待人接物也很得体。
唯一让皇后忧心的是,他与二皇子的关系。
明明太子和二皇子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可两人就是不亲近,太子宁愿和淑妃生的三皇子亲近,都不愿意理会自己的亲弟弟。???..c0m
而二皇子,因为太子不喜欢自己,也极其不喜欢这个长兄。
兄弟两个一年见不了几面,而且一见面就要吵架。
皇后为了此事头疼不已,两个儿子其实都很懂事,她说得话都能听进去,可唯独在这件事上,两人都不肯退步。
时间久了,皇后也就顺其自然,想着太子既然与二皇子不和睦,那么将来等太子登基,那就尽早给二皇子划个封地吧!
这样兄弟俩见面少了,就不会惹出什么麻烦了。
皇后心里想着这件事,检查课业的时候就有些心不在焉。
她很快看完了太子的课业,正要勉励太子几句,一个宫人匆匆走了进来,然后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皇后听了脸色微变,本来想坐起来的,可是犹豫了一下,又坐了回去,只说了一句话道:“本宫知道了。”
宫人去后,太子问道:“母后,发生什么事了?”
皇后犹豫了一下道:“你父皇刚才晋了一个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