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夺听了冯青树说的,连连点头,其实他和冯青树的感觉差不多。
这一对挂屏上的十二块瓷片,看起来就应该是北宋汝窑瓷片,但心里总有一种“落差感”。
这种“落差感”,并不是那种类似后世仿品的差距,而是质量上不够硬、档次上不够高的感觉。
吴夺必须得听一听。
“冯老师, 让我再仔细研究研究,能摸么?”
“必须能摸啊,没事儿,你慢慢来,不耽误你自己的工夫就行。”
结果,听完之后, 吴夺发现,居然真的是北宋汝窑!
只是这些碎瓷片烧制年份不一,所出自的器物自然也不同。
料想清代有人能收集到这么多,也费了不少工夫。
为什么是真正的汝窑瓷片,质量上却感觉不够硬、档次上却感觉不够高呢?
吴夺自然不可能听到原因解释,但是,他却听到了一条信息。
这条信息,也足够分析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这条信息就是“供御所退之器”。
汝窑当时属于官窑的大范畴,却不像明清御窑厂有那么严格明确的制度。
汝窑瓷器在烧成之后,是如何操作呢?
先“供御”。
就是先把产品拿出来,让皇帝来挑选,让宫廷来挑选。而宫廷挑选剩下的怎么处理?应该是可以“二次销售”的。
这些汝窑瓷片所在的当年的瓷器,就是“供御所退之器”,也就是说是宫廷挑剩下的、不要不留的瓷器。
原来如此。
其实,吴夺之前是知道的,即便是故宫里收藏的汝窑瓷器,质量也有差别,有高有低,并不一致。
只是差别不算很大。
而在北宋, 汝窑的“供御所退之器”,因为质量和档次不够如果被卖出, 如今存世有多少,那也很难说。
这里头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很可能因为质量和档次问题,不被认定为汝窑;而过了北宋乃至南宋之后,不光是不被认定为汝窑的问题了,甚至连年份也有可能误判,比如认定到不了北宋。
不过说实话,这十二片瓷片,虽说质量和档次不够,但有一个很大的闪光点,那就是釉色好,基本都接近天青釉。
而且,即便是比不了“供御”汝窑,它们终究是汝窑,不是一般的瓷片!
当年收藏这些瓷片并精心镶嵌的人,想来是识货的。
······
吴夺听完之后,稍稍理了理思路,便对冯青树说道:
“冯老师, 依我看,这定然是汝窑无疑, 只不过比起传世的汝窑精品,确实在质量和档次上有所不足,但这并不妨碍是汝窑真品!”
“噢?汝窑也有高下之分······”
“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