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眼望去,跟着朱元璋出巡的这些臣子们一个个都灰头土脸的,看起来像是老了十来岁。
虽然已经来到了大明境内,但行军的速度并没有放缓,这是朱元璋下的命令。
毕竟大明的西北残破如斯,压根撑不起大军的长时间逗留。
就算朱元璋能够免除当地的一定赋税,可整体算下来,依然是不划算的。
特别是河西走廊一带,以往汉唐的繁华早就不见踪影,破碎的像是再也拼不好的拼图。
不管怎么看,朱元璋都不可能在这长期停留,唯有快速通过此处,才能减缓对当地的负担。
虽然朱元璋下令快速通过河西走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好好看看当地的情况了。
要知道,大明的水泥道路已经修通了西北,毕竟这里是军事重地,第一条水泥路是北平到南京的。
第二条就是南京到西北的,这样大大缓解了河西走廊一带的军储压力。
既然水泥路修好了,沿着水泥路沿线的其实也就是当地最繁华的地方了。
在河西走廊,也不用看别的,只用看他的农业就行了。
这边又没有什么工商业,城池都不用进去。
可是这一路上,朱元璋看到的情况,可算不上好。
这让朱元璋有些神色郁郁,你道是为何?
在沿线的农田里,几乎一半都是种的高粱,剩下一部分是小米,至于麦子和红薯、土豆这三者加起来大概也不过十之三四。
要知道,高粱的产量是很低的,而且一般都是用它来酿酒,谁没事种这个吃?
但朱元璋也是种过地的,当然知道西北为何会选择多种高粱和小米,因为这两者能抗旱!
小麦的生产需要的水太多了,以西北当地的情况压根不可能支撑的起来小麦的种植。
这也是当地百姓们出于无奈的一种选择了。
只是,明明有了高产的红薯和土豆,但为什么甘肃一带的官员们没有好好推广呢?
朱元璋的心中有些怒气,但暂时是将这些怒气收在心里,只等着见了甘肃的布政使等人,再行发作。
很快,朱元璋的车架就来到了兰州,这里也是大明西北的一处重镇了。
明初的陕西虽然很大,但是数得上号的几座大城里都少不了兰州。
无他,河湟一带都是青藏高原的土司,形成不了什么大的城市,河西走廊太过残破,这两者就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而关中是汉唐故地,虽然不复旧观,但还是有不少大城的,比如西安。
可真正靠近蒙古这一代,能算得上大城市的,也就唯有靠着黄河的兰州了。
兰州处在黄河和其支流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所以农田水利修建的很是不错。
这一点上,朱元璋还是比较满意的。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