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华柔还沉浸在惊讶中时,耳边又响起贺元凌的声音,“不亲自去不放心。”
“好,注意安全。”
沈华柔不求他早日回来,只求他平安回来。
经过两年战事,梁州兵力未减反增,各地冲着梁王的名头投奔而来。
吃饱饭,按时发响,战死有抚恤。
只是兵士十数万人的口粮军饷问题都是一大笔的开资,更何况还要应付各种税收。
夏日酷暑,各地开始建窑,砖窑,碳窑。
从前最难的徭役是挖运河,如今却是自愿参与也有人争着抢着去。
只因为有粮吃,有工钱发。
炎炎夏日,又是冰块上场的时候。
只挣梁州百姓的银子?自然是不可能。
趁着这几年挣了银子,赵靖还想将堤坝再修一修。
各地的砖窑一出窑,价格也比之前更低一些,手里稍微有点余钱的百姓也能将家里的房子修修补补一番,再有些余钱的,推翻了重新盖。
入了秋,赵赵靖一封折子送到那位御案之上。
连年征战加地动雪灾,百姓苦不堪言,请求减税。
梁州本就不是出产之地,百姓困苦也不是一天两天。
皇帝本是不允,但赵靖接下来又给了他一份折子。
上头赫然是夏日制冰之法,虽不可食但却能做别的用处。
想到今年夏天突然在各地冒出来的冰块,皇帝早就眼红那份利益。
以后,都是他的私库。
于是皇帝大手一挥,减免部分税收。
赵靖也早就想通透,与其一味的藏着掖着,被人惦记着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拿出去换更适合他们的东西。
也算是,换一份暂时安稳。
往大义上说,也是利国利民的事,他护着梁州百姓的时候,也不是半分都没有想到天下百姓,只是他能做的有限。
秋后丰收,减税的消息在梁州大肆扩散,这年冬天终于是有粮。
下第一场雪的时候,一窑窑炭被运到街边铺子售卖。
所有铺子都挂着梁王府的旗号,价格却是有史以来最低价。
稍微能挤出些许铜板的人家都能买得起一筐过冬,铺子门口排着长队,都是拿着户籍的百姓。
终究是有量,只能如此控制。
好歹,这个冬天不算太难熬。
又是一年春,整个陵城都有专门的秧苗发放下去种植。
也有百姓不愿意轻易尝试,怕一年的辛苦白费导致一家人都没有粮吃。
总有胆子大的迈出第一步带头,王府承诺当年税收再减半。
春种之后百姓们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