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一世有想过《伦敦条约》公布出来后,自己会受到猛烈的抨击,但是没想到会这么猛烈。
不但是各地的市民、农民,就连很多原本支持自己的贵族和商人,也都强烈的抗议和反对,甚至还引发了大量的骚乱。
而刚取得大胜的克伦威尔,又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护,新模范军再次声势大涨。
查理一世更加的患得患失起来,但事情已经发生,固执的他知道后悔也没什么用了,也就不会再去后悔,而是想着怎么尽快的打败新模范军。
只要彻底击败新模范军,让英格兰王国的权利全部回到自己手中,自己便能够镇压一切反对的声音,就像之前解散议会一样。
于是,他一边积蓄王军的实力,一边镇压伦敦城内的反对之声。
而克伦威尔则趁机捞取政治资本,不断增强新模范军的实力,可他依然不敢靠近伦敦城,因为这里给他留下的阴影,直到现在都还未散去。
他又将大本营设立在了牛津郡,同时派遣几路大军去收复被王军控制的各郡,准备将国王围困在伦敦,削弱国王影响力的同时,也让他无法再继续恢复王军的实力。
查理一世一次次的请求赵长生尽快出兵,但赵长生依然以弹药不足为由继续将时间往后拖延。
也在这时,另一边的欧罗巴大陆,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瑞典人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几方代表终于决定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了,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因为他们双方都意识到了,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对双方都是弊大于利。
由于瑞典军队的不断深入,占领的领地越来越多,却反而让他们越来越不得人心,阻力越来越大。
之前联合瑞典人一起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的公国、侯爵领地、伯爵领地、及各自由邦等都开始与瑞典人离心离德,甚至直接与瑞典人翻脸,并在后方不停捣乱。
原因无他,因为他们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独立,而不是成为瑞典人的附庸,甚至被瑞典人统治。
可瑞典人进攻神圣罗马帝国不就是为了占领更多的领地,获取更大的利益吗?又不是为了帮助他们独立的。
所以双方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之前瑞典人只占领了北部沿海的几处领地,没有直接损害到诸多诸侯的利益,所以双方还能一起协作。
可当外部矛盾小于他们内部之间的矛盾时,矛盾的爆发便不可避免。
瑞典军队本就很英勇善战,有了刘光远提供的火器,实力就更进一步了,所以一年多来取得多次大胜,给了哈布斯堡王朝联军沉重打击。
但是,瑞典王国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人口数量太少,常备兵力一般只有六七万人,想要招募到十万大军都很困难。
兵力不足,自然会导致战争潜力的欠缺。
之前有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各公国、侯爵领地及各自由邦的协助,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所以在与整个哈布斯堡王朝的战斗中还能占据上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