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明刘备真的赌赢了,如果没有,就说明刘备赢了,又没有完全赢。
好艰难的赌局啊。
堪称人生的赌局了。
现在想想当时,刘宏的命令伴随着声音传到了刘备的耳朵里,刘备提到嗓子眼里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他当时真是差点被吓死。
要是刘宏不答应,岂不就说明未来肯定要秋后算账吗?
到时候在场四人真是一个都逃不掉。
曹操有宦官家族的帮衬,就算丢官,到底是死不了。
郭鸿和陈耽作为纯粹的士人家族,就不好说了。
刘宏到底不相信士人,秋后算账时这两人一定会被拉清单。
至于刘备,要是没有那最后一搏,反正刘宏死前是休想得到什么升迁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刘备不觉得自己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那些想法没有人看出来。
刘宏不就看出来了吗?
曹操还是个热血青年,看不出来很正常。
郭鸿和陈耽……
刘备感觉郭鸿大概是没看出来,否则表情不会那么自然。
至于陈耽,离开皇宫的路上那时不时看向自己的眼神,显然是有所怀疑。
但是他应该也不敢确认。
一来自己那么年轻,二来自己又是袁绍的好友、卢植的弟子,属于士人的一份子。
所以陈耽大概并不会真的认为刘备有那份异样的心思。
刘备接下来给出的理由或许也能抵消掉他的一部分猜疑。
说到底,刘备感觉陈耽这样的大佬一定不是个蠢人,包括这个时代的那些士人精英们,一定都不是蠢人,并不会去做他们认为毫无把握的事情,他们一定是对自己的行为有把握的。
刘备认为他们频频失败且犯蠢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想到或者压根不相信皇帝不相信他们。
他们始终不曾得出一个结论,即刘宏从头到尾就没有信任过他们,他们不相信刘宏对宦官的信任度始终在他们之上。
这对于士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战略误判,这个战略误判让士人惨遭第二次党锢之祸的严重打击。
可能是汉桓帝刘志对待宦官和士人略微中立的态度让他们产生了误判,以至于他们觉得同样发起党锢之祸的刘宏和刘志一样,是一个对宦官有限度信任的皇帝。
他们误以为党锢是刘宏一时的政治行为,而不是某种意义上灵帝朝的政治纲领。
这是士人力量最大的失误。
刘宏是个奇葩,不管他本性如何,在这件事情上他都是个奇葩,千古奇葩。
他对宦官的信任真的很深很深,深到了对宦官喊爹喊妈的地步,深到了托孤都要托孤给宦官蹇硕而不是其他顾命大臣的地步。
他可能对某些宦官的行为不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