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当然会很在意电脑,他研究了好半天王浩的新电脑,再回到自己的办公桌,看着学校标配的办公电脑,心情顿时充满了酸楚。
学校标配的电脑,一套下来只有三千多,打开编程软件的时候会有点卡,调试程序就更不用多说,风扇嗡嗡的响声让人头疼,若是代码出现错误,比如陷入无限循环,偶尔还会出现蓝屏死机的情况。
所以张志强做类似的工作,都只能去计算机实验室,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
“等下次有经费的时候,我一定也换个电脑!”他暗暗的咬牙做出决定。
王浩摆弄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脑,随后就拿出了硬盘,把纳微实验室的数据拷贝到了电脑里查看,之前他一直没有仔细研究过,一则是因为数据太复杂,看也看不出什么,二则也和电脑配置有关。
当在办公室里清闲的时候,也会想到查看数据研究一下,但数据量实在太大了,打开一些文件都会很卡,卡屏了几次顿时没兴趣了。
现在有了顶配的豪华电脑,情况顿时就不一样了,打开大文件就要顺畅多了。
第一次真正投入去做实验数据分析,他还是消耗了一百点灵感值,让脑中的知识灵感更顺畅,也就很清楚该怎么去分析数据。
他编写了一个数值筛选的小程序,把几个文件的数据导入进去,分析全部结束以后,根据数据筛选结果画出了线形图。
然后就开始统计‘异常’。
存在‘异常’的点,也许是数据收集错误,也许是被干扰的实验错误,也有可能是存在‘重要信息’。
一步,一步,又一步……
用了大概两个小时的时间,王浩完成了全部的数据分析,并得出了三条结论--
一个是,高磁场状态下,分离微米级带电物质是可行的。
第二是,常规实验室环境下,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干扰,分离微米级以下差别带电物质是不可行的。
第三,针对三微米到十微米的微球,染电指标在V19-V104区间,对于分离微球的效果是最好的。
V19-V104区间,是个染电指标数据。
纳微实验室有一项材料染电技术,还申请了国家专利,是让同材质、不同大小的材料,瞬时染上不同的带电量,原理就和摩擦起电差不多,只不过牵扯到纳微材料研究,技术显然会复杂的多,而V19就是个染电量的指标,实验会让几种染电指标的微球,分别进行磁场分离,因为分离过程中可能出现‘黏粘性’,染电指标高的微球分离效果却不一定好。
数据分析工作到这里,可以说是已经结束了,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分析方法并得出结论,交代是肯定能交代了。
纳微实验室需要就是这种有说服力的分析手段和结论。
王浩正准备结束工作,就忽然发现任务一的灵感值,一跃增加到了‘69’点。
【任务一】
【灵感值:69。】
他仔细看了好几遍,才确实是在分析的过程中,灵感值就在不断增加,心里也不由得思考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