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要粮食是粟米、小麦、大米和小米。
小麦和大米是最主要的。
但是由于古代肥料、种植技术,以及未改良的种子等原因,小麦和大米的产量跟后世是没法相比的。
比如说地球时代,小麦和水稻都能到亩产近千斤,但这个年代,亩产两百斤就已经算是丰收之年了。
亩产两百斤的粮食,能让人吃个半饱,一年有半年不挨饿,就已经是风调雨顺。
这就是为什么楚国的皇帝一听说岭南有一年三熟的稻子,就跟疯了似的要去开垦岭南。
现在,朝臣们听说红薯这东西,也能做主粮,亩产还能高达五千斤,他们都觉得大将军王妃这是疯了!“这不可能!”
有老臣在朝堂上,斩钉截铁,“王妃想要拔高自己,也别拿庄稼开玩笑,岂不是让人寒心?”
所谓的寒心,是指升起了希望,又发现这只是王妃给自己积累声望的手段,从而失望导致的寒心。
这次两宫的太后,也不知该说什么。
大将军王不在,四位辅政大臣带头质疑此事,让在朝堂上不要议论了。
毕竟,王妃做这件事并不是为国出力,只是人家自己的私事。
“皇祖母,您觉得此事是真的吗?
我现在也找不到大姐姐人了。”
奚宝辰问。
太皇太后:“哀家在这宫里太多年月了,外头的事情哪里知道?
要说亩产五百斤,倒也可信,毕竟比粮食丰收一些。
但是五千斤……哀家没见过亩产五千斤的作物。”
奚宝辰有点担心:“那是怎么说出这样的大话来的?
是不是有人故意捧杀大姐姐?”
太皇太后:“让人去查查,这话到底从哪里传出来的。”
奚宝辰道是。
然而查到的结果,却让太皇太后和奚宝辰都有点意外,这话居然真的是薛湄讲的。
而这个时候的薛湄,正在郊县雇佣当地的农户,替她插红薯藤。
太皇太后派了身边亲近的太监,赶紧去把薛湄和萧靖承找回来。
他们俩人没回来,太皇太后就听到一个喜讯:“王妃有喜了。”
太皇太后一时听得喜笑颜开。
。
大喜之余,太皇太后又道:“那赶紧让他们回宫,还在田地里做什么?”
“王妃说,把秧插完就回来。”
太皇太后:“……”这会儿,她老人家已经不顾什么宫规,直接让侍卫们准备马车,她要悄悄出一趟宫,去把她儿媳妇接回来。
一天到晚的胡闹,成何体统!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到了郊县的时候,发现这里忙得热火朝天。
她一来,薛湄就很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