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一声怒喝,吓的屋子里的宫女太监跪了一地。
隆庆帝看着跪了一地的人,有些心烦随后道:“都起来吧,去御膳房弄碗粥来。”
戴权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上前道:“陛下,今日不知去哪位娘娘处就寝?”
隆庆帝忍着头昏脑涨,再次拿起一本奏折批阅起来,随口道:“朕今天哪也不去,就睡在这御书房了。”
戴权跪地道:“陛下,您已经在御书房住了快半个月了,这么下去,身体哪吃的消啊!”
隆庆帝头也不抬的道:“吃不消?朕天天锦衣玉食,不过批改些奏折就吃不消了?朕的那些边关等着粮饷的将士们呢?朕河西受灾还饿着肚子的子民们呢?他们吃不消又找谁说!”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走了过来:“启禀陛下,福王殿下府里传来消息,薛虹已经到了京城,现在福王殿下府中。”
隆庆帝放下奏折,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哦?就是那个金陵解元薛虹?快,派人把他叫进宫来。朕要看看朕的这个小福星。”
“对了,把福王也一块给朕叫过来!”
隆庆帝突然又想到红薯推广之后,百姓再无饿殍的场景,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
戴权连忙道:“都是皇上洪福齐天,感动了上天,这才降下祥瑞……”
隆庆帝笑骂道:“你这老货,净会刷嘴皮子拍马屁。这红薯是朕的儿子,和两个少年弄出来的,和上天有什么关系。上天若是真有眼,就不该让我大明年年有灾,子民饿肚子!”
戴权连连称是:“福王殿下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隆庆帝此刻身心舒畅,得意的道:“哼!这小王……混蛋,从小到大也就干了这么一件让朕满意的事。”
福王朱梣为什么封号是福王,除了隆庆帝对他的祝福外,更多的是没有其他封号可以封了。
贤、端、惠、秀、信他一个不占,一个十岁就逛青楼的王爷,能封到什么好封号。
不仅如此,殴打言官,背地里骂御史老王八蛋,偷隆庆帝酒,哪件事他朱梣没干过。
不过朱梣还算知道分寸,从不插手朝政,更不贪赃枉法,调皮一点就调皮一点吧。人最重要的是有自知之明,要是皇子里多几个像朱梣这样的,估计隆庆帝反而会省心不少。
隆庆帝突然又想起来了什么,开口问道:“今天有没有谁找你买官?”
戴权如实道:“镇国公给他的庶出小儿子花一千五百两银子,买了一个龙禁尉的位子。”
隆庆帝冷笑一声道:“这群勋贵,家底倒是丰厚的狠,一个虚职罢了,他们要多少朕有多少,只要他们的钱够。”
“别忘了把镇国公家的小儿子记录在册。”
戴权:“遵命,陛下。”
因为国库空虚,隆庆帝多次示意一众勋贵把欠国库的银子还上,可愣是没有一个人动的。
而太上皇又念旧情,多次庇护一众勋贵,无奈之下,隆庆帝想出了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