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教科文组织考察团成员下飞机时,沈之微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理查德。
几个月不见,康复后的他步履沉稳,越发矜贵自信,风度翩翩。
他似乎和教科文组织考察团团长关系密切,下了飞机还边走边聊着。
“高部长,原来名单里没有理查德先生啊,这是……”
沈之微诧异问外事部高部长。
有点心虚,他捐助的那批电器,她卖了修水电站了。
他捐之前,沈之微没说田岭村还没通电呢。
主要当时她只是为了那套集成电路设备说了个情怀故事,哪里能想到他居然捐了那么多电器,还是发货后才告知她。
诶,总归用途有偏差,她还是有些过意不去,以后找个机会主动告诉他吧。
高部长说:“理查德先生是前两天才确定加入考察团队伍的,他是半个月前进入教科文组织工作的。”
聪慧如沈之微,自然知道这是理查德有意而为,要助她申遗顺利。
诶,又多了份人情。
不过,她只要把自己心态位置摆放好就行。
考察团成员受到高规格的礼仪接待,也感受到华夏人民的纯朴热情。
数千人摆成方正,举着鲜花,拉着横幅,整齐喊着欢迎口号。
仍然是学生、工人、干部组织成的接机团。
沈之微感慨这个时代,工人和农民的社会地位不低于干部。
比如这个时期大学教育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大多是从农村贫家子选拔的,这是硬性指标。
他们一入学就是干部待遇,不但学费住宿费免去,每个月还有工资补贴,毕业后安排到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
城里的高中生如果想读大学,必须到农村和工厂劳动锻炼两年以上才有被推荐读工农兵大学的资格。
各种重要场合,工人代表的身影随处可见,多是国营厂的劳模。
虽然不乏自私自利的人,但整体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
这是为什么农村人和工人最怀念这个年代。
当然地主和资本家的后代以及被安排下乡的部分知识分子因为在农村吃了不少苦头,是最多怨言的。
立场不同,看法自然不同。
沈之微作为重要的接机人员,和考察团成员逐一握手过去。
轮到理
Μ.5八160.net查德时,笑容多了几分。
“理查德先生,欢迎你来华夏。”
“沈医生,很高兴能来你的国家参观。”理查德笑容更甚。
“比我想象的还好。”
沈之微笑着说:“谢谢你的评价,希望你们回国后也能多多宣传我们的正面形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