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桢随手翻了翻,账本上密密麻麻地小楷晃得他一阵眼晕。
正准备合上之时,忽地一条记录,吸引了他的注意。
在新收这一栏上,有这么一条记录:
【白糖二两,添为百贯。】
白糖?
这玩意儿是一个小小的主簿能买到的?
要知道,在韩桢提纯白糖之前,整个北宋每年产出的白糖不会超过两百斤。
这些白糖全部供应给了宫中,宋徽宗偶尔会拿出一些,赏赐给有功的大臣。
得到赏赐的大臣们,一个个视若珍宝,而且这帮大臣并不缺钱,也就不可能售卖。
因此,白糖几乎不会出现在市面上。
即便有,也绝对出不了东京城。
所以,账本上的二两白糖,就值得深思了。
抱着深究的心思,韩桢仔细看了起来,细看之下,顿时发现不少端倪。
比如新收一栏中,每隔三五个月,便会进账一批珍珠玉石、玛瑙翡翠、银铤金珠。
又比如在开除一栏中,多次出现生铁的字样,并且数量极大,动辄上千斤。
同样有疑点的还有粮食与盐,就算徐家有百口人,个个都有韩桢这样的食量,也不可能半年吃掉两千八百石的粮食吧?
一时间,韩桢不由想到了坊间的传闻。
徐主簿与黑山李天王有些交情……
想来这些粮食的去处,应该就是悄悄运去黑山了。
随着翻动账本,韩桢越看越心惊,牛皮、牛筋、牛角,甚至是良马。
按照账本上这些年运送的物资来算,足以武装起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好家伙,这是遇到同行了啊!
报官?
开什么玩笑,韩桢巴不得京东路多乱上一阵。
风浪越大,鱼越贵。
而且,韩桢心里隐隐有些期待。
李天王举起反旗之后,他可以趁机观察朝廷的应对之策,以及官兵的战力,甚至于最终招安给出的待遇。
摸着石头过河嘛!
有了参考,往后自己也能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毕竟他和李天王走的路子几乎一样,都是官匪勾结。
不同之处在于,李天王的财路全靠劫掠,风险大,收益低。
同时,也过于招摇了。
如今整个青州都知道了李天王的大名,这并非是一件好事,因为州府乃至于转运使都盯着他。
要知道,如今的济南府知州,可是张叔夜。
这是个真正的猛人,能文能武。
前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