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才。”
“马屁功夫太拙劣了,还是道行不够呀。”李正笑道。
“县子教训的是,小官一定虚心求教,争取道行让县子满意。”李义府军令状般的说道。
也不知道杜如晦和李淳风怎么安排的人,给自己安排了这么一个狗腿子,办事倒是利利索索,有办事的能力,可李义府这个家伙谄媚的心思确实一个缺点。
房子都是三室一厅一个茅厕。
七八十平米的小房子,围墙用水泥石砖砌成,外面涂着白色的石灰。
房子之间不能隔得太近,保持半米的距离。
住宅区的路也要浇上水泥。
整个住宅区在田地的另一头的高地上,从这里一眼可以看到大片的田地里的情况。
看上去一片整齐的绿色,三架巨大的水车转动着把水引入沟渠之中用来灌溉田地。
再次来到泾阳的课堂上,李正独自一个人在教室里等着孩子们来上课。
只是守在书院外的村民回来禀报道:“县子,有叫孔颖达的老家伙要见你。”
“让他进来吧。”李正说道。
见到孔颖达,李正行礼说道:“学生见过孔颖达老夫子。”
孔颖达微微点头,看着这里的一切说道:“你就在这里教孩子们读书?”
“是的。”李正点头。
孔颖达让身边的书童递来包袱说道:“这些都是国子监抄录的书卷,你拿着吧,给孩子们看书。”
“多谢夫子。”李正点头。
孔颖达说道:“之前你说的问题老朽想了很多遍,你的地圆确实有一定道理,可是要论证这个道理,老朽总觉得还缺少很重要的一环,若人真的站在球上人不是会掉下去吗?”
知道孔颖达问的是什么,李正说道:“从前有个孩子坐在一颗苹果树下,一颗熟透的苹果挂不住吱呀掉落下来砸在了他的头上。”
“之后呢?”孔颖达问道。
李正说道:“之后他悟了。”
孔颖达不解地看着李正好一会儿不知道怎么接话。
“你的意思是老夫也要用苹果砸脑袋吗?”
“那倒不用。”李正摆手说道:“其实这件事里面有个问题,苹果会往下落呢,它为什么不往上飞呢。”
孔颖达坐下思索着:“这和水往低处流是不是一样?”
“很接近了。”李正点头。
孔颖达想着一会儿看天看地。
让孔颖达这么大年纪的人,还这样苦恼会不会不太好,李正对他说道:“其实这是一个……”
“你别说话。”孔颖达打断李正的话,闭目思考着,“容老夫自己想想,万物有应必有果,水往下流,果子往下掉,一定有什么决定他们必须往下。”
听着孔颖达的低语,他思考的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