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
“……”
“行,我要一辆。”
“同志,红灯收音机怎么卖?对,就你后面货架上,左手边那个大的。”
买这些个,都能使。
不存在像工业券那种,有些高档货需要补票的情况。
一路客客气气没被怼,但最终还是无法幸免。
这年头可不兴以次充好那一套。
小王精神一震,自从建昆淘换三转一响的票证,他就猜到为什么事。
今儿能买到东西算你狠。
掏钱,给票。
再说人家是状元,县里的宝贝疙瘩,只怕批评教育都是私下的。
“180。”
清一色钢管大杠,皮实得吓人,压个几百斤货跟玩似的。
投诉啥的,完全没用,怼回去?你试试。
求爷爷告奶奶也得把厂里拖拉机整一辆出来啊。
李建昆示意他自己检查。
有这个目标作支撑,小王同志再次精神饱满。
啪!
一张收音机票。
这还不算完,又去看别的东西。
“我说墨干没干啊?”
“长眼不?什么叫杂牌,这可是东方红牌!”
他又不缺钱用。
他观念不同,觉得时间特宝贵。
“不然给你啊?”
唰唰!
“嘿嘿咋样,牛吧,就差50副,马上完事,你接着睡。”
我去,这小子不愣啊!
刘三儿忽反应过来。
掏钱,给票。
天边刚泛白毛,院门啪啪响。
唰唰!
卧槽这他敢不上心?
这样即便出事了,大可以继续充楞,自己确实啥也没告诉他啊。
刘三儿验货半天,没得问题,倒也爽快,准备好的20张大团结,拍桌上。
王山河大抵能猜到,建昆为什么突然搞起这买卖,这不马上要进京上大学么,赚点生活费,再给家里留些钱。
“咋了?”
索性李建昆也准备彻底收摊,知足了。
通常是玻璃柜台,方便群众看货。
“那不得没事打两管。”
雇主到。
东方红这仨字,自然不陌生。
停好自行车,走过来,抬起右手勾了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