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比库小说

酷比库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我的80年代 > 正文 第1156章 功德汤

正文 第1156章 功德汤(第1页/共5页)

在八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肯定记得曾经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白天在家耕耘自己的土地,晚上则背着一个简陋的木制医药箱,脚穿草鞋,走村串户,给当地农村人治病。

他们本身也是一个农村人,医疗技术并不算高,用后世的医疗资质来看,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称得上是庸医。

林新甲领着一个皮肤黝黑、戴解放帽,身穿一套洗得泛白的同色布衣的瘦削中年人,沿着楼梯来到二楼小客厅。

李建昆说了声坐吧,瘦削中年人大大方方在一张单人位真皮沙发上落座,坐姿端正,腰杆笔直,目不斜视。

林新甲亲自替他倒来一杯茶水,说了声“童医生请喝茶”。

名叫童小华的赤脚医生道过谢,双手接过。

赤脚医生四个字,乍一听似乎带点贬义色彩,其实不然,这类搁后世被许多不明就里的人打上庸医标签的人,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却有一个特别高大上的尊称。

正是赤脚医生。

在建国之初直到五十年代末,我们的医疗资源和条件都非常紧张,尤其是在更广袤的农村里,农村人生病,基本靠拖和等来应对。

“拖”就是拖延,根本不去管,任疾病自生自灭;“等”就是等待,等待死神来临。

并非农村人真的无知到这种地步,连疾病生死都敢忽视,是真的没有办法,如果距离城市近一些的地方还好说,可以去城市就医,反之,大多情况下只能如此,或者找些道听途说的偏方来治疗。

因此那个时候的农村因病去世的人很多,特别是在新生儿这一块,有个数据,那一时期,新生儿病死率一度达到30。

这是什么概念?

它预示着在3-4个婴儿当中,就有一个会在襁褓里死掉。

这一切都是因为受当时农村匮乏的医疗资源限制,无医无药,疾病才会肆虐。

须知,我们当时拢共七亿多人口,而农村就占据六亿。

六十年代在教员的亲自关心之下,这一情况得以改变,听从他的伟大号召,农村多出这样一群人,既有本身就是当地的农村人,也有来自于城市的上山下乡知青,他们大多从零开始,克服种种困难,看书学习,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以此艰难地掌握了基础的医疗知识。

农村人很忙,白天要下地干活,赤脚医生们除了要做好自家的农活,还要背着药箱,爬坡上坎来到田间地头,为村民们普及防疫知识;不论阴晴,不分昼夜,有村民染上疾病,赤脚医生就得冒着雨雪,顶着月色,踩着泥泞的乡间小道,匆匆而至。

那时候农村人很穷,看病治病最关心的不是病情,而是需要多少钱,赤脚医生往往会对他们说不用收费,其实却是赤脚医生们自掏腰包……

一种无比崇高的信念砥砺着他们。

恰恰就是这样一群“庸医”,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期间,竭尽所能挽救着六亿多农村人的生命,其实,他们完全算得上是新中国真正的医生。

医术高超固然可敬,倘若无悬壶济世之心,反落下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