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实际情况。
“王主任,县里,乡里以前就没有想过怎么帮扶村里脱贫吗?”李安问道王德福。
“哎~”王德福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才缓缓地说道:“咱们村是关庙乡最偏远的贫困村了。村里也没有什么产业又不通水泥路,那条通往乡政府的土路大车很难进来,这里的基础条件太差了,没人愿意来村上投资发展产业,县里和乡里每年也就是发些补助,杯水车薪啊。”
“要想富先修路,你们没有想想办法先把路修好啊。”陈山河在一旁说道。
他大学是金融专业的,对于经济发展基础知识还是熟悉的。
“修路,谈何容易。以前也找人估算过,我们这里要是修公路的话,平均一公里就要二十万,从村里到乡上有八公里路,粗略估算都需要一百六十万,哪有那么多钱啊。”王德福苦笑一声。
“不能找乡里或者县里想想办法吗?”陈山河又问道。
“山河,这里一个乡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二、三百万,你让乡里拿出大半年的财政收入来给一个村修路,怎么可能。”李安向陈山河这个小白普及知识。
“那县里申请呢,县里总归有钱吧。”陈山河还是觉得可以想想办法。
“县里?阳东县本来就是贫困县,一年的收入也就2亿多,支出却接近三亿,年年都要靠省里的财政转移支付才勉强维持下去,怎么可能有钱为村里修路。”
对于政务上的事李安那可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解释起来如数家珍。
“这难道就没有办法了。”陈山河之前刚下乡的雄心壮志此时已经被打击得灭了一半。
李安看到好友气馁的样子觉得不能再打击他的信心了,决定给他点动力。
“我上次听到国家已经开始启动村村通公路工程了,我觉得村里通公路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啊!真的吗?李干部。”最先开心起来的是王德福,他神色有些激动道:“要是村里通了公路,那乡亲们的日子可就会好很多啊。”
“这个当然是真的了,这个工程本来就是国家重点项目,是为百姓造福的事。”李安点头回答道。
三人一路走一路聊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今天第一个走访的贫困户-吴孝先家。
在一个山坳里,一座破败的小屋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如果说陈山河寄宿的刘大伯家的房子算破的话,这座房子完全就可以说是烂。
这座屋子很小,只有一扇窗和一扇门,土墙已经有多处开裂,屋顶的茅草也有些残缺不全。
房门是敞开着,家里应该是有人,不过屋里面黑洞洞的看不清楚里面的情况。
“伯娘,在家不。”王德福在门口大喊了一声。
“非啊!”(谁啊!)
屋里面传来一声苍老的妇女声,然后一阵响动声后,从里面走出一个脸上布满了褶子老妇人。
她眯着眼睛辨认了一下后才说道:“哎呀,是德福来了。”又看到王德福身后得李安和陈山河后疑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