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了,光是零件数目就令人咂舌。
安德罗夫解释了一番:“安1250是基于成熟机体设计的,差不多就是安225的放大版,也将会采用8台推力达到33吨的涡轮喷气引擎。
它将被命名为XW-30,需要一名B+级航发设计师和两名B级设计师才能完成,材料应该没问题,基地都有加工能力。”
既然安德罗夫设计都承诺搞定了,林炬也只能升级航空发动机部门,同时新建任务开始用资金进行任务加速。
对于研究院任务的系统资金增加进度,并不是直接把资金投满就瞬间搞定,而是通过提高设计正确率体现。
比如某个零件的设计和材料实验原本可能要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调整才能最终定型,但研究院干预的结果就是可以让工程师们直接就做出了最接近正确道路的方案,堪称科研神器。
不过由于大多数时候产品都来自系统的成熟设计,林炬没怎么主动干预,一时间竟然差点忘记还能这样开挂。
而在了解航空发动机部门的状况后,林炬也了解到了XW-9和XW-10目前的进度。
XW-10大涵道比发动机还差一个月左右收尾,小涵道比的XW-9已经基本完成设计目标,准备装上飞机测试了。
但问题是找不到飞机……
XW-9最大推力13.9吨,是为飞行到三万米高空设计的,新远工厂只有一架老图154,最多测试XW-10,XW-9的性能根本无法得到校验。
而且对测试机还有要求,一般的飞机在三万米以上高空、以三倍音速飞行哪里扛得住?铝合金机体直接软成面条了,必须是采用钛合金或者特殊标号不锈钢的机体才能承受住。
问题是这种飞机国内找不到,国外买不着……
XW-9和XW-10是寄予厚望的外售发动机,飞不出个性能奇迹怎么收割人民币啊。
航发部的负责人在升到B+后就抓住了安德罗夫,要求再设计一架验证机专飞高空高速。
这种验证机不需要什么性能指标,只需要保证进气口能够大能完美发挥出发动机的性能就行,其他凑合凑合就过去,安德罗夫接下任务后表示会加大设计力量,与安1250基本上可以同时完成设计。
系统面板里,研究院任务“XF01高空高速验证机”立项,正式开始研发,设计到制造预计消耗3到5亿元资金。
XW-30也立项,这台推力达到了33吨之巨的喷气发动机核心机依然是基于WCR-09的喷气部分,涵道比将增加到惊人的8.2,只有GE90能超过它.
仅仅是一个下午,林炬就又被这群系统工程师掏出去10个多亿……
好在这些投入依然有希望变成回报,林炬只能期盼多挣一点回来了。
只是林炬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就又有人想从他这里掏钱了。
“您好林总,我们是代表华影股份集团过来的,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还能见我们。”
林炬坐在办公桌后面,迷茫的看着眼前的四五个人,其中一个他还认识。
这些是华影集团的电影摄制组,他们将要拍摄的电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