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年逾古稀时,在自传中描述了自己时乖运舛的一生。
王族后代真假难辨,但天资卓越,傲视同侪。
立志繁荣大唐,朝廷里却尽是谰言中伤。
历经皇权更迭,变革失败,生离死别接踵而来。
仕途蹭蹬,婴疾于床,孤身自传。
如此时运不济的人生,但他写给自己的铭文却是。
出身高贵,也算长寿,这是上天赐与我的福分。
多灾多难,这是命运对我的考验。
怀才不遇,蜚语缠身,但我于心无愧。
日薄西山,但我会安然无悔地离开这茫茫天地。
原来,所遭所遇,不过是老天编造的一场戏。
曲中人按着既定情节走,但自身的情绪好坏全凭自信与否。
刘禹锡不管处境如何落魄,他都坚信自己参与的改革无可非议,坚信自己天赋异禀。
而红尘中人时时情绪低落,不过是因为内心自卑。
“唐代宗大历七年,细雨迷蒙,刘禹锡出生于苏州嘉禾县。”
“刘禹锡的祖上其实是匈奴人,北魏孝文帝大搞胡人汉化,率部迁都洛阳。”
“上层贵族纷纷改了汉姓,刘氏祖上刘亮便是其中之一。”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兵峰直指洛阳。”
“刘禹锡祖父刘锽和父亲刘绪举家南迁,来到苏州嘉禾。”
“刘绪夫妇属于老来得子,刘禹锡生下来便体弱多病,父母总是给他穿的暖暖和和,经常让保姆用厚被子抱在怀里。”
“一旦发病,便请巫医,不是针灸,便是灌药。”
“每当此时,刘禹锡便哭的撕心裂肺,不可抑止。”
“刘家世代习儒,就靠诗书经史谋求富贵荣华。”
“刘绪本来想考进士,奈何被安史之乱打断了,遂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刘禹锡是个天生读书种子,在父亲精心教诲下,从小便有孺子可教之美誉。”
“十七岁,刘禹锡开始学医。”
“他看到同龄人个个生龙活虎,武健可爱,自己却孱弱多病。”
“遂生羞愧之心,于是借了很多医书来读。”
“唐德宗贞元八年,金风送爽,刘禹锡北漂长安。”
“唐代科考都是正月考试,二月放榜。”
“所以举子们需要提前一年来到长安,安顿吃住,拜拜码头,宣传造势。”
“翌年,刘禹锡一举考中进士,接着考中博学鸿词科。”
“刘禹锡连中两科,还是没能做官。”
“原来吏部试分为上等和次等,只有上等才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