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贾父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两家算是彻底结起不可化解的仇怨。
那位张贴成绩单的老师像是没看到这一幕,淡然开口:
“十天后,我们文院会在安阳县择一酒楼定宴,届时所有入选考生都将收到由院长亲笔所写的请柬,还请诸位准时赴宴。”
府文院的放榜就这么结束。
然而直到回到家中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仍还沉浸在下午的回忆当中。
贾天磊的落榜,李讲的横空出世。
光这两点,就足以令众人津津乐道,谈论个三四天都不罢休。
更别说今年的第一才子,李讲还与贾家堂而皇之的起了冲突,当众驳斥贾家家主的面子。
人们很吃惊,很不理解就李讲家里的条件,哪里来的底气和贾家一个名门争锋。
这不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吗?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讨论声音的推波助澜,才能让李讲那一首《静夜思》,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快传遍整个兰州。
现如今,就连大街小巷中,都能听到孩童朗诵“床前明月光”的声音。
安阳县许多人都与有荣焉,因为难得出了一位文名能传到兰州城的才子。
等不久后李讲去州文院入学,越走越远,如果入朝廷当官,往往第一站就是去自己的故乡治理。
李讲小的时候娄娟忙于工作,经常拜托附近的街坊邻居照看,他算是吃百家饭长大。
许多人都清楚他的脾性,甚至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已经开玩笑说期待李讲回县治理的那天。
“小李可是我从小看到大的,我早就知道他是读书的料子,说不定能成为咱们唐国的文相呢!”
“哎哟,老苏你真是过誉了。”
娄娟这几天经常要面对别人的吹捧。
文相,那是整个唐国,文道修为最高的读书人才能胜任的官职。
李讲不过写了两篇登府诗文,距离那个位置差了十万八千里。
别人敢夸,娄娟还真的不敢顺着杆子往上爬。
她非常清醒,自己身为李讲的母亲,在经济和读书上对孩子的帮助微乎其微。
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在为人处世上出差错,牵连到李讲了。
不过外界依旧有风言风语在针对李讲。
那些针对万变不离其宗,大多都是在说李讲的《静夜思》太过口语化,即便登府,那也有取巧的嫌疑,不配得到诗词满分,更不用说府试第一了。
李讲有位同窗名叫王阳,偷偷找过李讲,告诉他这一切是贾家在背后推波助澜。
不难看出,他们对这个成绩结果并不满意,在尝试各种途径改变。
只是这些毕竟是小道。
那些流言刚出现没多久,便有府文院的老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