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路面情况也不好,城里需要的建材、燃料还有山货,都要靠骆驼从山区往城里运。“拉骆驼”的“驼户”大多是京西、京南的专业户,他们利用骆驼易饲养、能负重、耐跋涉、性格温驯的特长,拉活儿搞运输,好养家糊口。要说起这骆驼的历史,那可就长了去了。打从元大都建设开始,骆驼队就有参与,要是算到50年代骆驼从京城的运输行业退役,换成了汽车,马车啥的,在足足700多年里,骆驼为京城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左安门俗名叫“江擦门”。出左安门,往南偏东一点,不到三四里地,有一个地方叫“分钟寺”。早年,庙里有一口奇怪的钟,打起钟来,声音不像钟声,倒像有人在耳朵旁边说话一样。听钟的人,也是一个人听出一个样儿,如果是懒人听了,就是“下炕!下炕!”,要是勤快人听了,就是“不忙!不忙!”,小牧童听到的是“放羊!放羊!”,如果在春天听呢,就是“倒仓!倒仓!”,等到了麦秋时候,就是“扬场!扬场!”因为每个人听到的钟声都不一样,大伙儿就管这里的钟叫“分钟”,庙自然也就成了分钟寺。
对了,说了半天,打开始就提的“九门八点一口钟”还没跟聊呢。
传说老龙王想把京城的甜水全部偷走,就让龙婆和龙女拿大篓子把甜水装着出了西直门。甜水全没了,老百姓怎么过啊?大将高亮拎上长枪就追出了西直门,到河边赶上了龙婆和龙女,高亮提枪便刺,水篓扎漏了,水自然就流下来了,可高亮也被水给淹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西直门外修了座桥,叫高亮桥,后来就给叫成“高粱桥”了。龙婆和龙女没有用,老龙王就要亲自出马了,为了报复,他想把京城整个淹掉,但是他的法术没有刘伯温大,被刘伯温抓住,用大铁链子给锁在东直门里北新桥的那口直通海眼儿的深井里。龙王被抓,龙子也不服了,于是就顺着崇文门桥下的海眼想拱出来—还是要淹北京城。刘伯温也不含糊,把他也给抓住,就镇在崇文门了。刘大军师留的有话:龙子要想翻身,得等崇文门上打点儿。可是,老百姓早就把崇文门上换成钟了,就是不打点儿,看你龙子怎么有机会翻身!于是,北京城人都说“九门八点一口钟”。
其实呢,以前的九门提督衙门就设在崇文门里头。当时的九门提督权力可不小,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呀!内城里边儿其它的八座城门都挂的是云牌—“点”,惟独哈德门挂的是钟。九门八点一口钟嘛!九门提督衙门跟那儿哪!他那里一敲钟,其他的八个城门也就一个跟着一个敲点:“关城喽!”实际上,这钟起到的是给其他八个门发出关城门信号的作用。
总之,论起来,这京城的传说是很多的,说好几天也说不完,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一些书籍,像有刘心武的《钟鼓楼》,刘一达的《人虫儿》,翁立的《京城的胡同》,要是抽空瞧上这么几眼,肯定会有更多的感触,了解到更多关于老京城的传说。
王洛也是乐得自在,反正又没事干,就拿着相机东跑西颠,顺便跑去问一问一些年纪大的人,随身带着一盒烟,把烟一递,京城的人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跟他讲这些东西,他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用相机拍照留念,有意思的很。
顺便提一句啊,各位读者爸爸如果去京城旅游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不是那些看起来繁华的商业区,也不是那些宏伟的建筑,最有意思的是跑去那些老胡同里,雇佣一辆三轮车,让蹬三轮的人带着你去体验一下京城老胡同里的文化才是最有意思的,作者有幸就去尝试过,这些蹬三轮的师傅们绝对让你花的钱物有所值。
&nb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