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比库小说

酷比库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正文 第95章 名震全国的汽车之城

正文 第95章 名震全国的汽车之城(第2页/共3页)

玉米秆和水稻秆,对它们进行水分晾晒。

利用阳光和风力,将秸秆中的水分晾出大半。

但又不能全部晒干。

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湿度。

之后将秸秆以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切割粉碎处理。

对秸秆二次加工的同时,还要对骨头,蚯蚓等富含大量蛋白质的辅料进行加工。

将其中的水分全部蒸发掉。

研磨成粉加在秸秆一块发酵处理。

利用微生物作用,加速分解纤维素,提高内部的营养成分。

在此期间,严格把控发酵时间,温度,湿度,周围的氧气环境。

确保微生物能正常地生长,繁殖。

不知不觉,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

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几乎全部走光,只剩下一间办公室亮着灯。

“老张,你觉得呢?”

徐浩东问道。

张为民迟疑道:“从林凯峰同志提供的发酵过程和制作工艺来分析,想要将营养成分发挥到最高,必须要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将两种家畜难以消化的物质分解,确实能够变成动物饲料。”

“只是要做到这些,必须时刻把控发酵温度,湿度,这一点,难度很高。”

闻言,徐浩东开始询问林凯峰,有关发酵把控方面的问题。

东山大队是生产队,不是专业的科学研究部门。

一没有专业技术人才,二没有相关设备。

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确保生物饲料发酵过程不出差错?

林凯峰苦笑道:“不瞒二位专家,东山大队虽然掌握了通过秸秆,动物骨头和蚯蚓,进行发酵的方式。”

“但发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始终无法做到科学化解决。”

“发酵出的生物饲料,属于是不完美的饲料,用来喂养少量家畜,问题还不特别大。”

“一旦涉及大量饲养,必须依靠科学家在旁进行协助指导,通过专业仪器与设备控制温度,湿度,氧气,确保微生物繁殖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偏差问题。”

说到这里,林凯峰看了一眼窗外。

“二位专家,时间不早了,要不咱们出去找一家国营饭店,边吃边聊。”

“我这次出来带了不少粮票和菜票,保证不会让专家们被扣在饭店洗碗抵债。”

“哈哈哈……”

一句玩笑话让现场气氛变得轻松不少。

张为民笑道:“去我家吃饭吧,我老伴几年前去世,几个儿女都在外地工作。”

“对了,林凯峰同志,你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吧?不如住在我家吧。”

“麻烦张专家了。”

&n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