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换掉一州官员不是那么容易。”
“没什么不容易!我不信他们个个毫无缺点,挡了路就要清理掉。
是我的人自然要以礼相待,不是我的人,我还要去管他们死活吗?”
萧屿眼神大亮,以前的李泰对谁都温和有礼,他害怕李泰长此以往威望不足。
如今李泰愿意改变,他自然乐见其成,当皇帝可不能只懂得礼贤下士,还要懂得恩威并施。
“殿下英明!”
苏勖也赞赏点点头:“有殿下此话,臣去安州也就放心了。
三日后臣便出发前往安州,必不辜负殿下期待。”
“露布改制势在必行,我也会利用修书一事,在安进行校验,替姑父掩护。”
“是!”
有了决定,文学馆中的动作很快,五日后整個长安一百一十坊的大门上都贴着一张黄纸:
‘为修撰《武德大典》,文学馆将于一个月后进行大才铨选……’
不仅各坊大门有,坊内每个巷子口都贴有露布,害怕他人看不懂其中铨选步骤,李泰还派了专人前往各坊进行讲解。
“糊名制是何意?”
“字面意思,阅卷时会把名字统一遮住,阅卷官只能根据才学来挑选大才。
这么做好处就是,不管你什么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魏王殿下都会让你参与编修《武德大典》。”
“魏王殿下不愧是贤王,如此法子都能想到,要是科举也能用上便好了。”
“是啊!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用在科举上,若是能,吾还是想参与科举。”
“科举用这个也没用,笔迹不同一下就认出来了。”
“……”
读书人想到的是科举制度,普通百姓则不一样。
“这次怎么这么无聊?上次那个渤海王为什么不继续说了?”
“都是是谣言,伱这人怎么到现在还信?”
“我总觉得是真的,渤海王那是什么人,整个长安谁不知道。
幸亏他是陛下族人,要不然哪里会帮他澄清,早被唾沫星子骂死了。”
“你爱信不信!我得去告诉我那侄儿这个好消息,说不定他也能考进文学馆。”
“……”
李泰并没有将誉录制度加进去,他只是校验露布,又不是推行科举制。
所谓的誉录便是派专人抄写考卷,让考官无法根据笔迹来判断,这考卷是何人所写。
单单糊名制便已让人议论纷纷,若是加上誉录制,可想而知会出现何种情形。
长孙无忌看着手中露布,忍不住赞叹:
“魏王真是才思敏捷,如此办法都能想到,科举制的弊端想来会在他手中完善。”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