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然后到了最后直道的几十米,反应出来的情况却又有很多不一样。明显的,因为速耐和稳定的差异,选手们逐渐的也分出了层次。
只是这一切已经对前面的两人没有了任何影响。
从进入最后一个直道,林幕只过了三十米,距离终点线还有50多米的时候,就已经彻底奠定了胜局。
他没有再去关注其他对手,在进入直道后,他心里就已经有数。按照他的速度节奏跑到现在,在最后一段直道的路程上,别人能追上的可能很小了!
从学习了百科里400米技术的第一天开始,他分析了百科信息,也分析了很多国外的顶尖400米选手后,最终他给自己整个过程秉持了一个大的原则。
400米,不论如何去分配起速,都需要保持着前后两个二百米相对平均的时间。在这样的框架下,每个分段再用近乎于最极限的速度节奏来跑,这样体力和速度最终达到一个平衡。这也是他认为的能最大化发挥出实力的情况。
像预赛中那样的情况,也只是他为了进一步的测试需要才打乱了节奏,最后的结果当然也不算理想,前面200多米,可以说完全不弱于一般顶尖的200米选手,但到了最后几十米,哪怕是有技能的速耐加强,还是完全跑不动了。
到了半决赛,林幕真正的跑了一次,他把一直来训练的成果彻底的展现了出来。两个分段的速度分配极为合理。
前面三百多米速度节奏控制得非常好,到了最后一个百米哪怕已经有所下滑,也稍有力竭,但一直以来所强调训练的平衡,又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使得他依然平稳。
短跑项目,不论是哪一项,运动员到了后程也必然是会出现疲劳的情况,400米更是如此。而这个时候往往也更容易区分优秀于普通。
高水平的运动员,能够保持着相对的身体平衡,姿态稳定,这也就是能保持着速度的关键。反之,身体出现摇晃,挥臂、摆腿动作变形,其速度下降自然极为明显。
现在跑道上的所有运动员情况也大致如此,没有再去刻意的冲刺最后一段,林幕和五道的选手都依然能保持非常稳定的一个状态在前进。
而他们身后选手,除了三道的克拉克还稍微能稳住,其余选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节奏变形。因此,哪怕是前面已经不再全力冲刺,他们依然被落的的越来越远。
现场各个区域的观众,各个国家关注的人,此时都在用着自己的语言给着赛场的运动员在加油助威。
“44秒52!”
随着第一名选手冲过终点,终点线旁的计时牌打出了小组第一的成绩。
紧跟着,所有选手冲过终点,也只是稍过了几秒,奥林匹克体育场大屏幕上小组所有选手的成绩出现。
1,林幕,华夏,44秒52;
2,德里克-布鲁,美国,44秒73;
3,达维恩-克拉克,牙买加,45秒03;
4,洛佩茨,古巴,45秒25;
……
“44秒52!44秒52!!林幕赢了,林幕进入决赛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