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最开始形成的时候,是感性的。
表达情绪。
何为音?
声成文,即为音。
这也是李文音的名字由来。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音乐发展的越来越复杂之时,一种规范便逐渐形成。
尤其是在印刷术出现以后。
而印刷术出现在十五世纪的西方后,五线谱,也终于开始大量的普及,大量基本精确记录音高和节奏的五线谱开始传播。
而口头流传的音乐一旦在纸面固定,就给了人们进行分析的可能性,古典音乐得益于书面记载和分析,逐渐形成了理性的,拥有严密逻辑的体系。
所以,即次,音乐开始从感性,转变为了理性。
与流行音乐最大的差异,或许就是古典音乐的精准。
精准到每一个和弦,每一个和声,每一个音高,每一拍的节奏。
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也是李文音最初那一首《钟》,会在古典圈子里掀起地震的原因。
结构严谨,曲调悦耳动听,技术难度突破想象!
如果将严格的古典音乐换掉乐器,换掉人声,重新灵活编排,也会是非常不错的流行音乐。
但古典音乐的魅力,反而是这种精准。
无论是时长,还是复杂程度,都远远不是流行音乐所能相比的。
所以,在作曲方面,古典基础越牢靠的人,也越能驾驭住更加复杂的流行音乐编排。
俗称,降维打击。
但即使是不了解这些知识的人,在听到李文音的音乐,也会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莫名的感觉,李文音的音乐,很高级。
这就是因为,在李文音的音乐中,有着浓郁的古典元素。
这一期节目中,如果说之前的《十年人间》,让人们看到了音乐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这首《夜曲》,便让人们看到了,李文音目前的高度。
每一首能够流传的歌,都有着它自己的故事。
《夜曲》无疑是将音乐的故事性与情绪渲染做到了极致。
毫无任何争议,两场绝对碾压的演出,让李文音出线板上钉钉。
王景德甚至有些无奈的开了口。
“说实话,一直到现在为止,我突然有一个荒唐的想法”
看了几位评委的目光,王景德犹豫了一下,依旧说出了有些得罪人的话。
“我甚至觉得李文音出现在这个舞台上,有些欺负人了”
李文音嘴角一抽。
我也觉得有些欺负人了。
啥比赛啊,放《夜曲》这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