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他们的手底下都养着数以万计的奴隶。
身为一国之君,帝辛想要解放奴隶,提高生产力,这本没有错。
任谁坐到他那个位置,都会这样想,也会这样做。
但是,帝辛没想到,来自奴隶主们的反扑浪潮,会让他以及殷商走向灭亡。
他低估了奴隶主们的决心,和他们的强大。
他高估了自己,高估了自己的队友,不,他没有队友。
因为,他的想法太超前了,很难有奴隶主能接受他的做法。
除了那些奴隶之外。
俗话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帝辛错就错在,他没有团结大多数,而是以寡敌众,焉有不败之理?
这一点,就是改变用人政策的失败。
当然,到了后期,帝辛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大势已成。
身为君王,他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有错。
但他也不可能向八百诸侯,也就是国内那些大奴隶主们认错。
于是,他就将错就错,自暴自弃。
后面,就有了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等罪名。
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
并为后世留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相关典故。
再加上,当时明显处于王朝末期,殷商国内矛盾重重,积重难返。
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诸多诸侯尽皆站出来反叛。
面对这种情况,帝辛少年英勇,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
但是其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
使得国内兵力空虚,对西北的控制大辐下降,给了姬周以可趁之机。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帝辛明显有违当时的大势,所以才会被时代反扑至死。
但是站在诸位群员的角度来看,他的做法显然很讨喜。
愿意改变人族,让人族变得更好,并为之付出生命的人,如何不能让众群员记住他?
此时,恰逢殷十娘求助,众人便都有了帮助帝辛的想法。
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帝乙还没有驾崩,帝辛还没有继位,时间上绰绰有余。
若是将子受培养成一位合格的政治家、一位合格的上位者、一位合格的君王。
想一想,一位这样的君王继位之后,又会对殷商造成什么样的改变呢?
岂不是比直接掀桌子更有意思?
殷十娘:“....”
看完众人的话之后,殷十娘人都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