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地回家读书,从来不提给自己谋个营生之类的话。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的过着。
终于,身为大汉朝大将军的伯伯王凤生病了。
这一次,王莽迎来了真正出头的机会。
王大将军这次病得不轻,久病床前无孝子,自家孩子们这两年享受惯了,都躲得远远的。
病到后来,眼看着没救了,愿意来服侍的人就更少了。
但王莽不这样,这时候,他又展现出了自己的又一个优点。
他从伯伯生病开始,就在床边伺候,反正他不像兄弟们一样还挂着个官身,有的是时间。
到后来,王凤的病越来越重,王莽一动不动就在床边守上一个多月,尝药喂饭,衣不解带,蓬头垢面。
眼见着来看望的人越来越少,不知道王凤心里是否会生出人走茶凉的感慨。
这种时候,王莽的孝行,深深地感动了他,他很后悔自己当年对这个侄子太差。
最终,王凤在临死前,郑重向王政君推荐了王莽。
这便是王莽的仕官之始:黄门郎,射声校尉。
不仅如此,年轻时的王莽素怀大志。
他并不像一般外戚一样喜欢声色犬马,而是虚心好学,接近儒生。
明明是个外戚出身,学问却比五经博士都大。
身为外戚中仅有的好儒之人,王莽“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
此外,王莽还是个知行合一的典型,是那个年代的道德楷模。
就这样,在那么一个道德沦丧的年代,王莽凭借着这些“出格”的举止行为,成为了人间的一股清流。
成功还需要有些好运气。
王莽在经历了早年的种种不顺之后,好运终于随着时间一点点的到来了。
他陪着他的姑妈王政君,耐心地熬死了那些个叔叔们。
十四年后,整整过了十四年后,在绥和元年这一年。
三十八岁的王莽终于就任大司马大将军,站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
故事讲到这里,肯定有人会疑惑:
王莽这出身、这经历,怎么就是“拿到了一手坏牌”?
这明明是难得的好牌好嘛!
外戚出身,修身为儒,官做得辣么大,还要怎么样?谷栱
在普通人的思维里,位极人臣,封妻荫子,已经是个人所能追求的事业有成的最高点了。
但问题就在于,这是王莽自己的追求吗?
他要的,远远不止这些,他心里有一个宏大的抱负,他充满了想要作为的激情,他在脑海中构建起了一个伟岸的“理想国度”。
只有得到帝位,以皇帝的身份,以皇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