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明代好的诗人还真的不多。
看到左梦庚,徐若琳竟颇为急切,起身凑过来,把书稿往他眼前凑。
“这是你写的?”
左梦庚打眼一瞧,正是自己昨夜写的《国富论》。
“游戏之作,贻笑大方。”
徐若琳的眼睛很大,睁圆了的时候好似饱满的杏仁。偏偏眼神又十分澄净,仿佛直透心灵。
“呵,你这也太谦虚了吧。你知不知道,这些东西倘若被江南的那些商贾看到,绝对会奉为圭臬。”
这个说法令左梦庚颇为意外。
“真的?”
昨夜在对这个时代进行思考的时候,心神激荡,不自觉地写了一部分的《国富论》出来。但这个时代的人能否理解其中的内容,左梦庚并没有太多的信心。
任何学术的东西,必然要有文化的人才能理解。
可明代的这些读书人,长久以来一直执拗于天理、人欲,醉心于心、理之争。
在务虚的道路上狂飙直进,真不知道这种极端务实的理论,这个时代的文化人能接受吗?
徐若琳的话,却超出了他的预想。
“江南繁华,多靠商贾之事。那里遍地作坊,便是读书人也多有从业的。可惜从未有人像你这般,将劳作、生产之事,说的如此透彻。”
《国富论》一开始讲的就是生产力、劳动分工、劳动技术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给研究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去看,保证不知所云。
可明末时期,尤其是在江南等地,工商业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众多的商人、手工业者们在积累了初步的财富后,也培养出了懂得商贾、制造之道的知识分子。
或许这些人在从业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类似的专业理论。
可工业生产的道理是殊途同归的,只要将商业经营到一定的程度,从业者必然会到达一个认知的临界点。
这就好比《射雕英雄传》里的五绝一样。
他们或许没有读过《九阴真经》,可是在成为绝顶高手后,对于武学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
这时再看到天下武学总纲的《九阴真经》,立刻就会产生“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哦,原来是这个道理”的想法。
至于《九阴真经》对五绝的修为有多大的提升……
看过书的都知道,其实并没有。
《九阴真经》对五绝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对武学的理解更加系统和专业罢了。
不过徐若琳能够看懂《国富论》,还能认识到其中的价值,是出乎左梦庚意料的。
“你怎么会懂得商贾之术?”
徐若琳偏着头,很是骄傲。
“很意外吗?我家里在松江府、苏州城都有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