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来一路做到了台州参将,本事有些,但也不会凭白变出银子来养兵,更何况,这年头武将们都喝兵血,靠这个发财。
卫所军官们剥削军户,营兵武官们则克扣军饷等。
反正从上到下烂透了,甚至这军饷还没发下来,就要一层层的先克扣一遍了,到了下面将领手上,本就没剩下多少。
“可以拉出来打仗的现有有多少兵!”朱以海见吴凯越说越小声,不耐烦直接核心要害。
“······”
见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朱以海想起明末那糜烂的军队,做了最坏打算,“你台州营三千人马,能打的有三百没?”
吴凯还是不说话。
这下朱以海也愣了。
还是在一边的勇卫营王闯子更了解大明的军队,连最能打的关宁军都有许多问题,更别说东南的这些军队了,戚继光当年做台金严参将时,也都是招募了义乌矿工而不用卫所军户。
“吴将军的家丁有多少人?”王闯子直接问。
“二十人。”吴凯如实答道。
“才二十么?”
“嗯,家丁供养开支大,多了养不起。”吴凯见王相直接问到家丁,也知道瞒不住这勇卫营的老**,也就干脆直接说了,“台州营名册上有三千人,但这几年粮饷断断续续接不上······”
用吴凯的话说,他升任海门参将时,这里问题就很大了,说是三千人,实际他到任后清点,发现五营人马,每营实际上只有一百二十人,其余的都只有个假名字。
若这六百人是实的,也还不错的本来。
但问题是,没钱六百人也难养,所以到最后,吴凯自己养了二十个精锐家丁,五个营每营又养了二十个兵,其余的则虽然还名字在册,实际上吴凯已经任由他们自谋生路,也不要求他们到营训练什么的。
这些兵于是有的在码头扛活,有的在商铺打工,还有些出海跑买卖,甚至有做走私的,也有给人当护卫的,反正自谋生路。
朱以海这下真是震惊的不轻。
“海门参将协守一路,海门营三千人,只有二十个训练有素装备充足的精锐家丁,再加上一百个营兵?”
三千人的海门营,结果只有一百二十人。
刚才朱以海还认为再差,起码应当有个三分之一或者起码五六百人吧。
谁能想到,三千人的海门营,实际只有一百二十个兵?
王闯子倒是见怪不怪,“殿下,东南营兵如此,也不稀奇。”
想到金陵杭州鞑子和招降的人马有三十多万,他这里一营却才一百二,朱以海这刻都有想放弃的感觉了。
吴凯也觉得不好意思。
“殿下若需要,末将这就招集人马,给末将三天,不,十天时间,末将保证把三千人招满。”
朱以海却摇头。
这临时招募三千人马,有个屁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