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祯朝时就是靠走太监路子,一步步高升。
弘光南京建号,黄斌卿更是积极主动的带兵前往南京,因此很快就拜九江总兵,之后步步高升,成为挂印总兵,手握数万水师。
每一步,那都是极尽钻营。
“你们觉得鲁王这人如何?”黄斌卿突然问。
黄大振是斌卿侄子,也是子弟中最勇猛的,“我觉得单论个人,鲁王比义阳王强,且不止强一星半点,我最近可是听说了许多关于鲁王的事迹,什么台州临海城中铳崩北使,宁波城中剑斩谢三宾,又是向士绅借银,又是整编兵马,赏钱发银,很有一番作为的样子。”
黄孝卿不以为然,“不过做做样子罢了,我看他们朱家气数尽了,不过垂死挣扎而已,要我说,咱们还是得早点谋划出路,不能跟着他们一条道走到黑,得早点跟北边联络,趁现在咱们手上有兵有地盘,还能卖个好价钱。”
大振却道,“咱们现在就这点人马船只,几个破岛,北使能出什么价?之前那北使也来过,也不过是只肯给叔父原职委任,可你们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一个总兵就打发咱们了?要钱没钱要地盘没地盘?”
“要我说,就算真要谋出路,那也得先干出点大事来,不如借此机会,把王朝先、陈梧、王之仁、张名振一网打尽,最好是连这个什么鲁监国一起拿下,到时咱们拿着半个浙江,还有这么多重要人物,北朝怎么也得给叔父一个总督才行啊?”
虽然黄大振也觉得鲁王比义阳王强,但再强又如何,这风雨飘摇的末世,朱家看不到一点振兴希望了。
他们这些武将,不如趁着手中还有点本钱,多为自己谋划下未来才是。
孝卿拍着桌子对二哥斌卿道,“北朝那边向来是优待归附者,在大明这边是什么爵位到了那边就还是什么爵位,这边什么官职那边也往往还是什么职衔。二哥现在是伯爵、总兵,过去也照样还是伯爵总兵。”
黄大振道,“吴三桂引清军入山海关,原仅是平西伯,清军入北京后马上就封他平西王了,而且到现在都还单独领着自己的原班人马,地位尊崇的很。要我说,咱们还是得仔细谋划才行。就算降清,也得兵强马壮有地盘,说不得叔父到时也一样封个郡王拜个总督。”
这些话黄斌卿听在耳中,心中也起起伏伏。
乱世之中,谁不为自己谋个出路呢。
当初三巡抚八总兵拥立义阳王,也是看着大明还有半壁江山,但现在看来,想划江而治几无可能了。
而现在义阳王又派了陈梧、王朝先南下,这让黄斌卿更是万般不满。
偏这浙东又出来一个鲁监国,虽还没怎么打交道,但不得不承认,这鲁监国看起来比义阳王强。
他也曾犹豫过是否要改拜鲁监国,但思来想去,又觉得清军势大,鲁监国终究难成大事。
现在陈梧、王朝先来夺地盘,王之仁、张名振又堵死他在海上,这日子看不到希望。
思忖良久,黄斌卿终于下定决心。
“孝卿和大振说的都对,乱世草头为王,不管未来如何,咱们还是得手中有兵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