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否决道:“要我求和曹操,这种事情,我做不出来!”
想到父亲和弟弟的惨死,他更不可能投降,续道:“叔父不要再说求和的事情。”
说罢他转身就走出了韩遂的主帐。
“将军,不求和不行啊!”
候远突然说道:“若要再打下去,我们的优势不大,更不可能拿下潼关,徐晃偷袭河西,和潼关距离甚远,中间还隔着我们大军,只要求和,拖延时间,等到徐晃军中粮草缺乏,我们再一举击破,才有能力继续和曹操对峙在潼关。”
杨秋赞同道:“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求和,否则前后受敌,必败无疑,我愿代替将军去曹营见曹操。”
“准了!”
韩遂沉吟了片刻,当即答应下来。
——
“丞相,韩遂部将杨秋,在城下求见。”
于禁跑过来说道。
贾诩首先站起来:“韩遂真的让人来求和,还是文政高见!”
曹操惊喜道:“文政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走!出去见一见杨秋。”
正如郭泰所说的,杨秋就是来求和,只要曹操肯退兵,韩遂也马上退兵,还关中给曹操,又要求曹操归还河西。
“文政,你看如何?”
曹操把杨秋晾在一边,转而去找郭泰商议。
这件事他能拿主意,也有想法,但又觉得要求稳。
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去请教郭泰。
“丞相告诉杨秋,我们徐徐退兵,再还他河西。”
“我们退兵,是假装退,不是真的撤退。”
“看到我们有退兵的准备,尽管马超再怎么不爽,也不得不从。”
“接下来,他们会谨慎地轮流来防备我们,防止我们使诈,也利于他们反攻。”
“比如,首先是韩遂防备河西的徐公明,马超防备潼关,过几天又反过来。”
“等到韩遂防备潼关的时候,丞相邀请韩遂出营见面,引起马超的疑心,计划就成了。”
对于下一步计划,郭泰早有准备,慢悠悠地说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