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鸾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条件反射地回答:“这种属于是有特殊贡献的,当然要破格录用的了。”
于奇正点点头,也不多说什么,转身大踏步离开。
一边朝外走一边暗自心想:这世上还没啥我于某人做不到的事,还没啥我得不到的东西。
看着吧,我就要堂堂正正地得到这套衣服!
打好主意之后,回家叫人备好马车,再次朝县城方向奔去。
秦晓鸾方才没能全程陪同于奇正,也确实是遇到了一件必须解决的事。
这个年代的房子,大多是卯榫结构。也就是梁柱等受力部分都是木制构件。
房子的墙壁,绝大多数都是用泥土糊制而成的土墙。
这也是除了地基原因之外,不能起高楼的技术瓶颈所在。
而秦晓鸾她们,现在采用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
她计划楼板也采取用混凝土预制的形式,这样的话仅凭梁和柱支撑楼板,就显得不足了。
也就是说,必须要想办法让墙体也能受一部分力。
这样一来,就必须采用砖墙。
这几天她也打听了一下,现在确实是有青砖,但基本上没用到民用建筑上。
目前青砖多使用在公用建筑比如城墙、庙宇围墙之类上面。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合适的砖窑。
经过一番打听,这事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由于市场需求不大,相应的砖窑也就不多。一个县的范围内也就那么三、四家。
落凤镇本地根本就没有砖窑,最近的也是距离这里有三十里地的另外一个镇子了。
可这也没办法啊,秦晓鸾决定事不迟疑,马上动身去先实地考察一下再说。
到了那个砖窑,秦晓鸾心里不由得大失所望。
这么远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个砖窑,规模小的可怜。
准确的说,就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手工作坊。也就是一对姓段的父子,做点手工赚点钱养家糊口而已。
父亲叫段飞,四十多岁。
听秦晓鸾说是打算来买砖的,马上热情地把她迎了进去。
一阵闲聊之后,秦晓鸾大致知道了一些情况。
别小看烧砖这回事,从土质的选用,到火候时间任意一项控制不好,都有可能烧出的是废品。
整个过程有七、八道工序,出一次窑得半个多月。
段飞他们这个小窑洞,一次也就是能出个六百到八百块砖。
秦晓鸾粗略估算了一下,就算是今天就做,这个产量也是肯定达不到自己那边的需求的。
现在怎么办?
秦晓鸾想了好一阵之后,开口问道:“段老板,我有个问题可能有点冒昧。请问您大概一个月能赚多少银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