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一路而下,每次到一个稍微繁华一点的渡口,他们就停下来,然后刘铭带着人去打秋风,其他人则在关羽等人的率领下,进行半天的练兵。
对于前白波军的这些骑兵来说,关羽等人用的纪效新书中那种严格的练兵之法,让他们有些受不了--不过他们毕竟是徐晃的兵,徐晃出了名的爱兵如子,但是待兵严格,所以大体上还能支持下来。
更何况徐晃也支持这样的做法--自从关羽和他共享了纪效新书之后,他就对关羽更加崇拜得五体投地了,而当关羽告诉他这书是王易编写的时候,他就更加的吃惊了。
当然,这年头的古人确实很好哄,”天授之”就可以打发他们了。
而一个生而知之的天才,是会给下属带来更加强大的信心的。
先是连续两次救命之恩,然后是知道王易有多么的出色,徐晃这才算是死心塌地的捆在王易集团上了。
优秀的人,就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效忠。
就这样走走停停,本来顺水而下,最多三天就能够离开颍川地界的,王易却带队足足走了十天。
这十天无非就是行军、打秋风、练兵……以及分一部分粮食给当地的贫民。
虽然颍川受到黄巾侵袭较少,而且也保持了宁静,然而世家大族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平民的生活还势不可遏遏制地受到了影响的。
所以王易军的善举,也在当地留下了仁义之名。
当然,这种事情就算曹操知道了,他也不会在乎的,普通平民的民心对他来说实际上没什么用,他只需要有一个完整的阶层为他效忠,那就足够了。
这个阶层,就是兖豫豪强军事集团。
这是以曹操的曹家宗室将领,包括夏侯家这些最亲密的亲戚组成的核心,然后加上许褚李典乐进这些兖豫二州的豪强加盟,组成了整个兖豫军事集团的核心。
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颍川士族的加盟,然而实际上,现在还不明显,等到曹操将势力扩展到整个北方之后,以河东士族为首的士族集团和豪强集团的对抗,一直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最终河东士族占据了上风,形成了司马氏代魏的最终结
而在司马氏代魏之后,反抗最激烈,手段最极端的,并不是河北邺城为核心的曹魏首都圈,而是兖州豫州淮南这些地方的反叛此起彼伏,就是豪强集团的最后反扑。
这是整个三国时代争夺的一个缩影,三国乱世,士族的力量,遭到了很大的损害,所以豪强集团想要乘势而起,最终却还是被压制了下去,士族门阀的政治力量达到了顶峰。
所谓的”民心”,实际上就是士人之心而已。
所以王易这种对最底层平民的施恩,没人在乎,反而也许会有人嘲笑。
然而偏偏王易身边这些人,都是出身更接近底层的阶层。
虽然关羽出身豪强、太史慈出身底层官宦世家、徐晃也是河东豪强子弟,出身最差的反而是孙乾和徐盛,他们都是家庭条比豪强还差一些,只能算是良家子。
可是不管他们是什么出身,他们都一度更接近底层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