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吃的。
于是开始变通,搭桥太子。
当然,这种是胆子大的,被丁在年组织起来的。
那些没有被丁在年组织起来的商人,才是大多数。
他们对朝廷的政策也不满意,却不敢说出来,只敢私下喝多酒后抱怨几句而已。
但明面上,都还是歌功颂德的。
按照这个逻辑,丁在年岂不是可有可无,不抓也行?
当然不是。
心中要清楚全局的主要矛盾点,也要同时解决局部的矛盾,不能纵容局部矛盾被放大。
赵清月上次与丁在年见面后,派人跟踪,最后跟丢了。
她惴惴不安:“我总是担心,下一次的行刺会随时发生。”
“如果你是宫里的侍卫或者宫女,你会行刺朕吗?”
“当然不会。”
“那你为何担心他们会?”
“陛下又不是她们的夫君。”
“但朕也花钱养着她们的呀,并且在宫中也重修规矩,善待她们,尊重她们,她们为何要断了这么好的路,而选择一条万劫不复的路?”
赵清月沉默下来。
崇祯话题一转,说道:“清月,有一点,关于这件事,我还是有些疑惑。”
“哪一点?”
“太子为他们说话,太子不止一次跟朕说商税太高了,为何他们还要牵连太子?”
“按理说,太子未来登基,对他们应该有好处才对,这一点朕想不通。”
崇祯提出心中的疑惑,他想听听赵清月的意见。
他倒不是怀疑赵清月,而是赵清月本身就是一个谋略非常强的女子。
她的过去,放在任何一本书里,都是一个极其出彩的人物。
“夫君担心的这一点,我也想过。”
“说说你的想法。”
“一、他们既然行刺,必然是抱着行刺成功的想法来执行的。若是成功了,太子上位,商税降低,商人掣肘变弱。这是他们想要的。”
“二、行刺失败,他们却在招供书里牵连到太子,太子被废,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可能他们接触的不止是太子。”
赵清月这个想法,把崇祯心里吓了一跳。
其实他早就有这个猜想了,只是,他不太愿意往这方面细想而已。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维。
赵清月推理得并不一定对。
因为赵清月是皇妃,赵清月的儿子也是皇子。
太子被废,她心中未必不想自己的儿子做太子,这是人之常情。
为了让自己儿子做太子,她也有可能故意这样说,来扰乱这盘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