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带到了东瀛皇朝、大周皇朝甚至更南方的国度。
义和堂趁此大把的收取保护费,一艘商船收取一百两白银,仅仅半个月就收到了五万多两,这无本买卖把郑铭都吓了一跳。
半月五万两,哪一年岂不是能收上百万两。
当然帐不是这么算的,像这样的商潮每年也就两次,冬季和夏季加起来也就四五个月而已,平常时候虽有海船,但数量要少很多。
而且今年少了虎头鲨和井上家族的竞争,义和堂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往年,义和堂一年能收入二十万两就不错了。
至于现在还有没有海盗?
那就不一定了。
交了保护费就没有海盗。
没有交保护费,海盗随时可以有。
当然也有头铁的商人,他们不愿意交保护费,还雇佣了不少武者。
这样的船队只要不是背景深厚,基本都是有来无回。
别以为义和堂只讲仁义道德,以前义和堂也没少劫掠商船。
冬季的季风不但带来了大金皇朝的许多商船,还带走了山海县的商船。
这次是山海县的一次尝试,仅有四艘商船,两艘去了东瀛皇朝,两艘去了南方的大周皇朝。
仅仅只是带走了一些毛皮和草药,当然还有刚刚收获的细盐,至于其他的东西,山海县也没有。
这次主要是为了探路罢了。
山海县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京都之中却是一片凝重的气氛。
朝堂上关于太子之争的局势越来越激烈。
根基深厚的大皇子肃王郑华,军功赫赫的二皇子庆王郑旭,博学多才的三皇子宁王郑鹏,还有今年刚刚二十岁就已经是四品武者的四皇子唐王郑峰,四人为了太子之位各种阴谋诡计不断。
整个京都都因此暗流涌动,甚至还牵扯到了一些宗门势力。
然而作为太子之争的裁判,郑青松仿佛不知道这一切一样,每天上朝下朝,处理奏折,如往日一样。
养心殿暖阁中。
郑青松坐在案桌前看着一本本奏折。
“烧了吧!”
他打开一本奏折看了一眼后,丢给了卫公公。
卫公公毫不意外的接过奏折,直接丢进旁边的火炉中。
这几天他干的最多的活就是烧奏折。
凡是跟太子之争有关的奏折全部送进了火炉中。
忽然。
郑青松看着一本奏折顿住了。
眉头紧蹙,脸色变得有些难堪。
“这个老东西要干什么?”
卫公公站在旁边,低眉顺眼。
郑青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