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免受到当地各方势力的诟病,导致未来仕途风波迭起。
在这种情况下
这些海外省的高层官吏不得不拿出120%的精力,注重政绩,力求赢得好的口碑,免得在这里翻车了。
也正因为这些政府高层官吏秉持着公心,与本地势力也没有过多瓜葛和利益联系,所以能够大刀阔斧的切除利弊,推行和贯彻帝国政策。
在很多方面,做得比北美本土的省份更好一些。
帝国政府已经建立58年了,虽然广泛推行了国家、省、市各级的民主选举,但依然出现了不少积弊。
比如金元政治,官绅勾结,传统的地方政治家族不断的做大,逐渐形成轮流坐庄的局面。
这一切
在挑战着大唐帝国皇室的治理能力,如今的皇帝唐乾宗是个典型的守成之君,处处循规蹈矩,更没有大刀阔斧隔除利弊的手腕和城府。
李察钦点的原天堂高官胡永堂任职帝国廉政总署署长,作为一把快刀,准备彻底的肃清一下大唐帝国的官场积弊。
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案子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草草了结。
究其原因
还是帝国皇室给予支持的力度不够,仅凭廉政公署这样的小身板,与势力越来越盘错节的帝国贵族公卿,富豪商人与资本家作对,显然力有不逮。
种种因素下来,导致胡永堂这把快刀砍钝了,后方也没有皇家鼎力支持,渐渐后劲不足了。
每每想到这些,李察都有些扼腕叹息。
同样的快刀用在不同人的手中,有的是快刀斩乱麻,有的却成为和稀泥,实在强求不得。
值得欣慰的是
大唐帝国的励志与英、德、俄、奥匈这些老牌封建王国相比较,高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内中积弊也少得多。
在可以预见的10~20年内,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
在随后一段日子
李察相继前往了也门和吉达地区,并且经历了苏伊士城,耗时一个多月后抵达欧洲。
在苏伊士城,李察从远处观察了这个历经30余年建设的要塞堡垒,可谓是在空旷的沙漠地区,拔地而起的钢筋混凝土要塞群。
这里是受到管制的军事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人口依然没有突破26万余人,而且很多当地居民是军队家眷。
因为这座城市的特殊性,所以当地的阿拉伯人都被移走,可以居住在城外小城镇中,但不能居住在城中。
该城也不允许白人定居,是一座99%的华人要塞型城市,仅仅在堡垒要塞外面的港口区,有少部分白人经营的贸易公司存在,获得特许出入证。
相比较伏波市和云中城,苏伊士城更纯粹,更单一,城市经济主要以港口贸易转运和捕鱼为主,除了一座水泥厂和几家采石场,几乎没什么其它工厂。
作为整个大唐帝国最前沿的门户城市,苏伊士城牺牲了很多发展机会,但这一切的付出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