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还因为“剃发令”屠杀了大量汉族军民。
这些人担心,一旦他们向革命军投降后,会招来汉人的大肆报复。奕䜣虽然贤达,却有着同样的担心。他知道,战争是一个凶猛的怪兽,也是一件失控的机器。一旦两国交战,很容易出现屠杀、抢劫等过火事件。
很多情况下,这并非出于上面的本意,而是下面不受控制。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哪支部队能够做到上下一致。就算是革命军,早期扩张太快,亦曾在征服台湾时杀戮高山族俘虏,激起高山族的激烈抵抗。
但这一次,出乎奕䜣意料的是,革命军直到现在都保持着极为严明的军纪,对外展示的形象相当良好。即便是挑剔的外国记者,亦称赞革命军是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队、真正的文明之师。
很多满人只好自我安慰,认为革命军北伐开展时间还早,尚未暴露出残暴的一面。
奕䜣亦倒不至于这样无聊,做此无谓的猜测。他真正担心的是,覆巢之下无完卵。中华帝国擅长统一战线,固然不会大规模报复满人,但爱新觉罗皇族人数少,涉及范围小。
如果中华帝国真要杀戮爱新觉罗皇族,不会惊起多少风浪。奕䜣是爱新觉罗皇族中的贤王,帝系血脉非常纯正,从太祖直到宣宗,恐将受到中华帝国的“重点照顾”。
想到这儿,奕䜣的心情再次沉重下来。杨烜却仿佛看中了他的心事,把他引入一旁的偏殿内坐下。这座偏殿,已被改造成杨烜的会客室,只是改变了桌椅的摆放形式,拉近了主客之间的距离。
杨烜说道:“你不要担心,我说过,帝国的统战政策适用满人,适用爱新觉罗皇族。中华帝国是一个文明的国家,革命军是一支文明的军队。
“你是爱新觉罗氏中的贤人、能人。我不会杀你,或者变相囚禁你,革命军也不会屠戮爱新觉罗皇族。这一点,请你放心,请你回去之后转达给京城里的满人。”
奕䜣如释重负,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说道:“谢皇上恩典。”
杨烜既而说道:“几件事情,我想征求下你的意见。第一个,北京将和上海、南京、广州一样,成为中华帝国的特别市。关于市长人选,我看中了郭嵩焘。你觉得怎样,可以接受吗?”
郭嵩焘是翰林出身,擅长高屋建瓴地谋划全局,但不擅长处理实际事务。这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实因他秉性清贵,嗜好读书,不喜欢处理烦剧。
奕䜣知道郭嵩焘的缺点,但选人大权操之于上,自己不便置喙。杨烜征求自己的意见,不见得是真心实意。
况且,郭嵩焘是肃顺的人,奕䜣若要反对,便有挟私报复之嫌。而北京市长之上还有市委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3)页
主任,让郭嵩焘管理一省可能不合适,管理一个北京市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奕䜣说道:“郭嵩焘才干优长,精通洋务,又是翰林出身,于各方都能接受,足堪大任。”
杨烜点点头,北京市长的人选也就定了下来。他接着说道:
“据可靠情报,咸丰在北逃途中受到惊吓,病死在了密云。遗诏载淳即位,以载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