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难道就不需要专心复习了吗?
“也就是说,在广告费用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周兄仍然对刊物盈利有一定信心?”韩奇的商业头脑最活跃,很快就从周进口中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风声。
“有可能盈利,但也有极大的风险亏老本,所以才让大家集资入股,利益均分,风险共担。”周进笑着解释道。
“既如此,我便投一个二百两银子进来,又值得些什么?”韩奇财大气粗,慨然许诺道。
现在的他,通过几次交往下来,对于周进本人充满了莫名的信心,只要是周进参与的项目,他都要跟着下注。
魏西平自然也无所谓,投二百两银子进来,哪怕亏得一干二净,但只要能替他在士林之中养望,那也是划得来了。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为了养望,每个月请同龄的读书人吃饭喝酒,都至少需要花费几十两银子,再多上一笔二百两银子的支出,也在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其他编委会成员,有出资五十两银子的,也有出资三十两银子的,荣府之中的贾兰得知消息,也送来了五十两银子,表示与诸人共同进退。
那个贾环有些犹豫不决,但想着作为《青年诗刊》创始股东的那份虚荣心,咬咬牙,在他母亲赵姨娘面前哭闹了一场,又找他姐姐贾探春借了一些,总算凑了二十两银子送了过来。
贾菌、贾芝手头窘迫,这次便没有凑这个热闹。
胡永家中艰难,生活拮据,当场拿不出银钱,但他却也不想放弃此次集资入股的大好机会,便临时向周进借了十两银子,好歹也算是《青年诗刊》诸多股东的一份子了。
最终,众人筹集了一千两银子,议定每十两银子为一股,合计一百股。
周进出资三百两银子,所占股份最多,便由他充当股东召集人,不定期召开股东会议。
诸位股东都参与《青年诗刊》的发展决策,在作出决策时,认股不认人,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照所占股份多少,决定《青年诗刊》的人事框架和经营方向。
原有编委会成员及编辑部组**员,则暂且保持不变,周进仍旧担任编辑部主任,统筹负责《青年诗刊》的日常经营和编务工作。
胡永出任编辑部常务副主任,谢希平担任编辑部兼职副主任。
每出版一期刊物,周进可得十两银子作为劳务费,胡永、谢希平可得八两银子,编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支出,包括诸人聚餐开支,实报实销。
上一期《青年诗刊》上面,公布了北平城中十大酒楼终评结果,状元楼跻身其中,得以和其他老字号酒楼并列,直接提升了状元楼的业内知名度和品牌号召力,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商业策划活动。
在锦乡伯府的鼎力支持下,状元楼掌柜也成功当选大周朝五星级酒楼评选委员会的委员,正忙着开展五星级酒楼的评选活动。
与此同时,《青年诗刊》第三辑还列出了北平城中十大美女入围名单,按照原本的编务思路,接下来这一期,便需要将当选北平城中十大美女称号的最终名单公布出来。
但考虑到出版行业陡然升级的同行竞争态势,以及周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