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比库小说

酷比库小说 > 网游小说 > 醉里挑灯看剑 > 正文 第8章 九华山的礼佛记

正文 第8章 九华山的礼佛记(第3页/共4页)

得什么,可是在这高过千仞的斋堂里,对和尚们的胃,却是一场真正的考验。萝卜与烧鸡,可不是半斤对八两。开始有小和尚拿眼觑那嚼客,接着便有好几个和尚受了传染,眼和手的方向不一致起来。看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观念,幽灵一样,始终在佛国徘徊,那怕这尘埃之外的天台寺,佛与人的争搏,也是不能完全禁止。逃于禅的我,由此感到:中国的禅学虽然是在印度的佛学上发展起来的,但毕竟大不相同。佛希望人成为佛而禅认为人就是佛。佛排斥情欲而禅却无碍于自由无羁的生活方式。两位游客的恶作剧,让我想起苏东坡,他老先生虽然喜欢参禅,却也不愿意放弃享乐,因此,他是一边念经一边吃肉。我以为,这正是修心养性两不误的好方法。于是,我摸了摸携上山来还剩得半瓶的老酒,也想微醺微醺了。当然,我不会在那斋堂里,在菩萨的祥光下开酒瓶儿,破坏别人的修行,怎么说也是一件没趣味的事。

出得寺门,手拽矮松,攀上青龙背的一束巨石,算是找到了一处放眼的好地方。南眺黄山,若隐若现的几笔淡墨;北望长江,飘飘欲举的一束云烟。脚底下九华山的这一片峰峦岩壑,寸寸尺尺的翠,罩着淡淡的香雾。真是一幅凝重的宗教风俗画,也是一幅恬淡的自然风景画。斯时我独享这一方美丽的江南,心在山道上蜿蜒,通向幽香的林间,我感到快要悟出一点什么样的妙谛了。恰恰在这时,那两个喝醉了高梁的年轻游客,这时竟挤来我的身边,不是来分享静寂的山色,而是肆无忌惮地谈笑他们怎样戏弄那些和尚。这真是大杀风景,我一生气,把那半瓶老酒扔进了谷底。

化城寺晚钟

山中气候多变,太阳一落山,又下起了小雨。从山中最大的寺庙祗园寺出来,只见路上的游客都穿上了就地购买的塑料薄膜制成的简便雨衣。两度黄昏,今日的和昨日的,都不曾出现绚丽的晚霞。林叶上滑下的暮霭,融进瓦脊上的炊烟。踟蹰在袅动的黄昏中,热烈的生命感会冷却一些的。九华街上小餐馆很多,也都还干净,大约不到时间吧,此时的生意冷清。我以为这冷清也是一种极有韵致的禅境。在街上踱雨,回味上山两天的感受,我想了这么一首五律:

今人拜古佛,到处有蒲团。

见面皆香客,唯吾是谪仙。

尘缘虽未了,血气却藏玄。

游子松前问,禅机何处参?

诗不见得好,有自大之嫌,但这却是我沉浸在香火氛围中的内心独白。行行复行行,蓦然,我听到一声钟响,接着又是一声,又是一声……像晚秋穿过霜云的孤雁,又像是独钓寒江的蓑翁,那种清旷,叫你无法探测它的深度和广度。好绝的钟声啊!我这么自语。街上居民告诉我,这是化城寺的晚钟。

化城寺就坐落在九华街上,距祗园寺约一里之遥,是九华山总丛林开山主寺,又是地藏王的道场。最早在此筑室为庵,是东晋僧人怀渡,唐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因乔觉和尚的关系,当地望族捐资改建,定名为化城寺。传说释迦牟尼在一次布道途中,多涉艰险,同行弟子饥渴难忍,不肯前行。释祖于是手指前方,对弟子说:“前边就是城池,请去化斋。”弟子前往果然化到斋食。化城寺据此而得名。

穿过两条小巷,我来到化城寺。比起祗园寺,旃檀林,上禅堂等寺庙,这里冷清多了。虽然同处一街,相距都不远。站在寺前广场上,浏览放生池,娘娘塔以及寺两边的附属建筑,都明显体现了唐代建筑风格。不断加深的暮霭中,我凝视寺檐优美流畅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